牛肉价格有些“牛气”优质部位涨幅明显
牛肉价格有些“牛气”优质部位涨幅明显
在经历了长达一年的低迷行情后,国内牛肉市场迎来价格反弹。近期,省城多个农贸市场和商超等零售终端价格发生了变化。5月8日,山西晚报记者走访各大商超发现,太原市场所售牛肉价格止跌回升,部分优质部位涨幅明显。业内人士分析,此轮上涨主要受养殖端产能收缩、节日消费提振及进口补充减少等多重因素影响,市场或已进入新一轮上行周期。
牛肉价格止跌回暖
近日,山西晚报记者走访太原市区多家农贸市场及商超发现,牛肉价格普遍上涨,市场零售价较前期明显回升。目前,普通鲜牛肉价格普遍维持在35元/斤以上,而牛肋条、牛里脊等优质部位价格更高,部分商超售价已突破40-50元/斤区间。业内人士分析,受养殖成本上升、节日消费需求增加等因素影响,短期内牛肉价格或仍将维持高位运行。
“去年牛肉行情一直低迷,最低时零售价二十六七块钱一斤。”太原市小店区某农贸市场的一位牛肉摊主向山西晚报记者介绍,“今年春节后价格开始稳步回升,最近更是涨得厉害,批发价几乎一天一个样。像牛上脑这个部位,昨天还卖38元一斤,今天就已经涨到40元了。”摊主说。
太原市价格监测认定中心5月7日数据显示,太原市新鲜去骨牛肉平均价格为38.68元/斤,其中,超市平均价格为43.35元/斤,集贸市场平均价格为34元/斤。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5月7日,全国平均牛肉批发价为31.58元/斤,从今年3月的28.775元/斤一路上涨。
卓创资讯牛肉分析师孙建伟告诉山西晚报记者,今年2月初,东北地区牛集开市后迅速迎来一波罕见的价格跳涨行情。据卓创资讯监测,标准犊牛价格从开市初的10.5元/斤飙升至16.8元/斤,部分优质品种甚至突破20元/斤,单周涨幅高达60%,创下近五年同期最大波动。与此同时,肥公牛价格也从11.5元/斤跃升至14.5元/斤,涨幅超25%。分析表示,这一异常行情主要源于三方面因素:2024年东北能繁母牛存栏量同比下降8%导致的供给缺口、玉米豆粕等饲料成本同比上涨15%-20%带来的成本推动,以及春节前餐饮业备货量较疫情后低点回升30%带动的消费回暖。市场普遍认为,这种上下游联动的急涨态势在产能稳定的肉牛产业中实属罕见,反映出当前养殖端补栏积极性与屠宰企业节前备货需求的双重叠加效应。
业内分析后市将企稳并缓涨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当前牛肉价格上涨具有深层次的供需逻辑。从供给端来看,前期持续低迷的牛价,导致养殖行业经历了一轮深度调整,大量养殖户不得不淘汰能繁母牛以止损,这种去产能的行为,虽然在短期内释放了库存、压低了价格,同时也削弱了产业基础产能。当过剩库存消化完成后,供给缺口则显现出来。从需求端来看,尽管整体消费增长放缓,但牛肉作为肉类消费升级的代表品类,在各领域表现出需求增长的强劲,包括餐饮业复苏、连锁快餐扩张、消费群体壮大等。这种供给收缩与需求刚性的双重作用,使得当前的价格回升并非短期波动,而是市场供需重新平衡过程中的必然调整。
孙建伟表示,今年2月以来,500-700斤小公牛均价维持在15元/斤的中高位水平,导致养殖户补栏意愿不足。这部分补栏不足将直接影响2026年的肥牛供应,预计届时市场将维持紧平衡状态。从进口数据来看,今年一季度牛肉进口量为68万吨,较2024年同期减少9万吨。不过从长期来看,南美、澳洲等传统牛肉出口国的供应完全能够弥补国内市场的需求缺口。
最新监测数据显示,截至5月中旬,犊牛、肥牛及终端牛肉价格均出现阶段性小幅回落。随着“五一”节日效应消退,市场供需进入短暂平衡期,价格波动逐步趋稳。不过,业内人士指出,当前肥牛集中出栏带来的供应增量具有阶段性特征,待库存消化后,市场将重新回归供需紧平衡状态。
孙建伟表示,短期来看,牛肉价格呈现“节后回调、逐步企稳”的走势,但从中长期来看,受养殖端补栏不足、进口补充有限等因素影响,价格仍将延续缓慢上行的趋势。特别是随着下半年消费旺季临近,牛肉市场或再度进入“缓涨通道”。
山西晚报记者 张磊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