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等重大战略任务持续发力

【权威部门话发展】太原:持续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太原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本报太原3月26日讯(记者王媛)3月26日上午,太原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会上,太原市委工信工委委员、市工信局副局长李河表示:“2025年,太原市工信局将围绕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等重大战略任务持续发力,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发展。”

聚焦“稳增长”,全力推动工业经济平稳向好

  今年,太原市工信局将坚持把“稳增长”作为首要任务,加强运行监测调度,常态化开展入企服务,全力挖潜、稳存、扩增。
  在重点区域方面,推动尖草坪、万柏林、清徐等县区继续“挑大梁”,发挥综改区、中北高新区“南北引擎”主战场作用。在重点行业方面,促进煤炭行业先进产能释放,加快钢铁行业产能置换项目建设,支持焦化行业开发延伸焦炭副产品,稳住工业经济基本盘。在重点企业方面,支持晶科、太重等产值增加大户开足马力生产,推动厚生、百信、锦波等潜力企业产值翻番,争取富士康、昆烟等企业订单向太原倾斜,持续发挥大户企业“稳定器”作用。在重点投产项目方面,推动晋科大硅片、亚鑫高端电子新材料、金翰源高纯碱金属材料等项目及早投产见效,发挥新增长点拉动作用。

聚焦“扩投资”,努力保持工业投资合理增长

  2024年,太原市有效投资工业项目424个,全年完成工业投资369.3亿元,同比增长24.7%,位居全省第一。今年,该市将全面落实“重大项目建设年”各项任务,增强工业高质量发展后劲。
  李河介绍:今年该市要加快推动烁科晶体年产100万毫米碳化硅单晶等60个在谈项目签约,推进上海征世大尺寸高纯度CVD金刚石半导体产业化等34个谋划项目尽快落地,推动均和云谷·太原智能电机港等37个新建项目加快前期手续办理、及早开工建设,推动太重新能源叉车等124个续建项目尽快达产达效。

聚焦“强主体”,梯度打造优质企业雁阵格局

  近年来,太原市建立健全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壮大机制,做大做强做优主体,不断推进规上工业企业进阶提档、提质增效。今年,该市将进一步全面摸底梳理规上企业情况,以“分级分类、梯度培育”为抓手,构建“龙头引领、中坚支撑、后备跟进”企业梯队。
  针对64户10亿元以上企业,持续实施百亿级企业“五个一批”培育工程,支持太钢、太重等龙头企业发展壮大,推动惠科、比亚迪冲刺百亿规模。
  针对211户1亿元到10亿元企业,推动装备制造业企业围绕重点产业链开展上下游深度合作,加快数转智改和创新成果转化,推动京丰铁路、东杰智能等企业跨上10亿级台阶。
  针对598户亿元以下规上企业,在企业融资、争取订单、技术改造等方面“靶向”服务,帮助战新企业争取省级资金支持,推动创新型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尽快跨过亿元门槛。

聚焦“育链群”,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4年,太原市9条市级产业链全口径产值占全市工业70%左右,形成有力支撑。今年,该市将进一步深化“链长+链主”工作模式,加快制定产业链“链长制”年度行动计划,分链条绘制产业链“三图”“六清单”,精准推进建链延链补链强链。
  高端金属材料产业链,推动“新材料+大数据”深度融合,支持铜基材料、镁合金、磁性材料企业实施产业延伸项目;先进碳基材料产业链,突破高强高(中)模碳纤维、新型化工精深加工等关键技术,加快首批次新材料生产和应用;先进生物材料及生物制药产业链,支持泰山玻纤创建玻纤行业首家“灯塔工厂”,支持锦波生物开拓医疗、美容领域市场;矿山与工程特种机械产业链,发展5G+采掘装备智能制造,做强煤机成套设备、大中型起重机等拳头产品;交通与航空特种装备产业链,支持企业提升自主研发和智能制造水平,打造低空制造产业集群;节能与环保特种设备产业链,推动高效电机、智能锅炉等重点链上项目接续发力;新一代半导体产业链,支持晋创谷、第一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发展,吸引省内外科技成果在并转化和产业化,拓展碳化硅材料在VR眼镜等场景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智能终端产业链,支持整机制造企业研发应用于边缘计算等领域的产品,打造“工业互联网+智慧矿山”特色产业集聚区;新能源产业链,推进光伏产业全产业链布局,加快美锦氢冶金项目落地,在全球范围内率先构建“纯氢”钢铁生产用能体系。

聚焦“增动能”,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近年来,新质生产力成为太原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今年,该市将进一步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实施产业创新专项行动。推进创新平台“双百升级”,“链主”企业重大科创平台100%布局,“链核”及“链上”企业研发活动100%覆盖;推进百项产业创新技术、百项产业创新项目“双百攻关”,开展工信领域“揭榜挂帅”,培育落地一批国家级、省级制造业中试验证平台。
  实施实数融合专项工程。开展“5G赋能千行百业”路演活动,推动5G虚拟专网在工业、文旅等领域规模化部署,推进海尔卡奥斯等国家“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太原布局,培育国家5G工厂、智能工厂和省级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
  实施绿色低碳转型工程,持续开展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企业建设,钢铁行业加快限制类工艺装备升级改造,煤化工行业积极申报国家能效领跑者,建材行业加大绿色建材认证推广力度,推动传统行业绿色转型。

(责编:马云梅、温文)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