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今日推出特别报道“太原地铁1号线来了!”

全长28.737公里,设24座车站  太原轨道交通迈入“换乘时代”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太原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2月22日10时30分,太原地铁1号线正式开通初期运营,标志着太原轨道交通迈入“换乘时代”。截至当晚运营结束,地铁单日总客运量突破42.7万人次,其中太原地铁1号线客运量达23.56万人次。
  贯穿三区,缓解市区交通拥堵
  太原地铁1号线是山西省、太原市重点民生工程,工程线路全长28.737公里,共设车站24座,全部为地下站,换乘站7座,其中在大南门站与太原地铁2号线换乘,其他为预留换乘站。
  线路西起河龙湾站,终至武宿机场站,平均站间距1.249公里。线路将主城区与汽车客运西站、太原站、太原南站、武宿机场等综合交通枢纽串联起来,呈倒“L”形结构。
  作为太原市轨道交通线网主骨架线路,贯穿万柏林区、迎泽区、小店区三个行政区,对缓解市区交通拥堵、加快城市综合能级提升、带动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太原地铁1号线的开通运营,对于太原市完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功能,加快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步伐,推进太原都市区建设和山西中部盆地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太原地铁1号线开通首日,便迎来大量乘客体验尝鲜,站内人流如织。多个枢纽站点如大南门站、太原南站、武宿1号2号航站楼站,以及特色站下元站等地客流密集、人潮汹涌,成为太原市民热议的“城市新动脉”。
  攻坚克难,地下长龙蜿蜒前行
  太原地铁1号线作为山西省重点民生工程,也是中国铁建服务山西省、太原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头号重点工程,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自2020年开工建设以来,中国铁建锚定目标、科学谋划,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团结带领近万名建设者克服疫情影响、环保限制、征拆涉铁及不良地质条件等困难,全力推进工程建设,确保重大节点任务如期完成。
  先后高质量完成迎泽公园大门仿古建筑平移、“零沉降”下穿太原南站11股道高速铁路群、成功穿越百年特等老站(太原火车站)、安全推进首条下穿汾河地铁隧道贯通等多项重难点工程。
  铁建团队依托丰富地铁施工经验与科技创新能力,把一个个工程难题蝶变成了一座座工程经典和品质标杆,为山西省轨道交通事业发展贡献了“铁建经验”“铁建智慧”和“铁建方案”。公司及全线各参建单位先后荣获省、市级集体荣誉128项、个人荣誉386项。
  数智赋能,科技攻关尽显匠心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在线路建设和筹备运营过程中,铁建团队秉持“创新、绿色、智慧、平安”建设理念,将云计算、大数据、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城轨交通深度融合,聚焦全生命周期智能建设运维。
  在节能降耗上,采用行业领先的数字化供电技术,配合制动能量回馈及分散式无功补偿系统,提高了电能质量和节能效率。
  在车辆运行上,搭载了网轨检测等五大在线监测系统,给乘客提供高安全的乘车体验。
  在安全驾驶上,采用基于智能感知的自主控制系统和列车鹰眼系统,实现车-车通信的全自动运行线路,全方位保障了列车控制的安全可靠。
  在车辆检修上,采用智能巡检机器人,配合智能化运维系统,提升了列车检修效率。
  在客运服务上,采用智能化和高集成度的客服中心,为乘客带来智能便捷的交互体验。
  在强大5G智慧平台等新技术加持下,铁建运营团队不断优化列车运行计划和行车组织方案,实现“运行互联、信息共享、集中指挥、资源统筹”,并模拟真实场景高标准开展系统功能测试、专项应急演练和人机磨合提升工作,为高质量运营服务充分蓄势储能。
  服务至上,城轨生活徐徐展开
  铁建团队通过设置便民服务设施,深化服务举措,挖掘服务细节,提升市民地铁出行体验,打造城市地铁生活圈。在车站设置便利店、母婴室等便民设施,在交通枢纽站提供高铁车次咨询、行李寄存和集合点标识等便利服务,积极推进太原南站出站旅客免安检进站等服务举措,在太原理工大学站打造利民商业体。
  后续,铁建团队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秉持诚信创新永恒,精品人品同在的企业价值观,实时跟进乘客需求,把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条件和一系列人性化服务,通过多种方式让市民地铁出行路更加美好,让脉动的地铁释放出烟火城市的幸福温度。
  未来,中国铁建在太原地铁1号线运营服务工作中,将继续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履行央企责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进程中,拼搏奋斗,逐梦前行,为锦绣太原建设注入铁建力量,让这座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城市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山西晚报记者 薛建英

  现场花絮
  市民尝鲜 开通首日必须来体验一下
  太原地铁1号线河龙湾站,位于万柏林区西矿街与河涝湾巷交叉口西侧,沿西矿街东西向布置,车站附近居民小区众多。10时30分开通前(10时左右),河龙湾站口排满前来体验的市民。
  “我们早早就到河龙湾站排队了,想着来体验一下首趟列车。”家住万柏林区杜儿坪街道的刘先生激动地说,万柏林区有了地铁,以后上班、休闲出行更方便了。
  同样家住杜儿坪街道的李大爷,一早就和家人来地铁站进行体验。“以后孩子们去上班更方便了,家门口就是地铁站,早上也能多睡一会儿。”李大爷说。
  “很多邻居听说太原地铁1号线通车,周六都过来看看。”家住万柏林区南寒街道的赵先生说,他从太原地铁1号线下元站进站体验,发现可以采取刷脸、刷卡、刷二维码、刷地铁票等多种方式进站,十分方便。坐地铁如果遇到了问题,还可以在智能客服中心解决。
  山西晚报记者乘坐地铁1号线后,感觉列车运行平稳,网络信号也很好,可以打电话和上网,乘车体验很舒适。
  太原地铁1号线的开通,无论是河龙湾站,还是下元站,都迎来大批“旅游”打卡的居民。
  2月22日,太原市民王先生一大早就赶到地铁1号线下元站等候进站乘车。地铁站闸门开启后,他随着第一股人流进了站。“盼了好几天了,今天终于开了,我乘上了太原地铁1号线首趟地铁。”王先生说,他抢着乘首趟车,是为了去武宿机场探探路,返回来时还要去大南门站,看看换乘站的情况,熟悉一下路线,为以后出行做好准备。山西晚报记者看到,很多乘客特意早起,前来体验这条全新的地铁线路,感受一下“地铁一日游”。有人拿着手机拍照留念,有人欣喜地聊着“终于盼来了1号线”,也有年轻人兴奋地表示,这条线开通后,自己的通勤时间至少能减少20分钟。
  “我姑娘一直期待1号线开通,不管是出行,还是通勤,都更方便。”太原市民赵女士说,这几年太原交通网络发展很快,高架、地铁、快速路的发展,便捷了市民出行,“特别是地铁,准时又便捷,价格又便宜,就算有车也不想开。”
  “丝滑”换乘去机场、南站不再担心堵车
  太原地铁1号线开通,让市民出行有了更多选择。
  2月22日早上,不少拉着行李箱的乘客通过太原地铁1号线抵达太原南站换乘动车。“有地铁肯定方便多了,出行成本节约了不少,而且时间更可靠,不用担心路上会堵车。”一位市民说。
  太原市民赵先生告诉山西晚报记者,他当天出门坐地铁,不到半小时就到了太原南站,通勤时间比之前快了半个小时。“我从地铁一出站就看到高铁站的入口了,以后来太原南站应该都会坐地铁。”
  太原地铁1号线2月22日10时30分开通,的哥武先生正好在机场送乘客。他走进地铁站里发现,旅客从太原武宿机场航站楼里出来,出租车通道的旁边就是地铁站口,旅客进出地铁站很方便。很多人都坐了地铁,坐出租车的人变少了。
  “凡事有利就有弊。有不少人说,太原地铁1号线开了,出租车就不好干了,我不这么看。”武先生说,虽然出租车从场站里拉客数量变少了,但马路上、地铁站口的乘客变多了。在西客站、下元站、太原理工大学站、大南门站、柳南站、五一广场站、太原站西广场站、太原站东广场站、太原南站、武宿1号2号航站楼站等站点,基本上在站前停三五分钟就有乘客叫车。

山西晚报记者 梁成虎
本版摄影山西晚报记者 寇宁

(责编:马云梅)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