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晋阳古城 越千年时光
寻晋阳古城 越千年时光
一场“探秘考古遗址,追溯晋阳文化”主题参观活动,2月11日下午在晋阳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举办,众多历史文化爱好者和晋阳古城考古博物馆志愿者,在文博馆员刘伟伟带领下,一同在考古现场揭开晋阳古城二号建筑基址的神秘面纱。
晋阳古城遗址,是中国乃至世界唯一可以完整展示唐代都城布局的大型文化遗址,遗址内保留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历年来发掘多处城墙、建筑基址、手工业作坊等遗址,出土了汉白玉佛像、金刚经残碑、鸱吻、经幢、陶瓷器等大批珍贵文物。晋阳古城遗址于2001年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10月荣登第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
活动开始,刘伟伟像一位引领者,为大家讲述晋阳古城的历史脉络,从春秋初建,到唐时繁华,再到宋初焚毁,每一个节点都印记历史的厚重。晋阳古城二号建筑基址,原为五代时期大型寺院,出土的“隋之晋阳宫”残碑,对研究晋阳古城晋阳宫的变迁具有重要价值。作为近年来晋阳古城考古发掘的重要成果之一,保存完好的建筑基址和出土文物,揭示了晋阳古城昔日的繁华景象。虽然遗址历经沧桑,但依然能从夯土台基、残存的柱础中,感受到当年建筑的宏伟气势。
刘伟伟指着一处遗迹细致讲解,“这里曾经是寺庙的主体建筑部分,这些柱础见证了当时高大的木质结构。”出土实物加上讲解,将大家带回到千年前的晋阳古城,当时人们的生活场景,通过遗迹遗物,仿佛在现代铺陈开来。参观队伍里,有人拿出手机拍照记录,有人不停做着笔记,还有人提出问题,与大家实时交流,现场气氛热烈。
考古是科学,遗址的发掘充满艰辛,刘伟伟详细介绍了发掘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采用的方法及令人激动的重大发现时刻。大家深刻体会到考古不仅仅是挖掘文物,更是一场与历史的对话,每一个发现都凝聚着几代考古工作者的心血与汗水。
博物馆志愿者李红转表示,“印象深刻的是唐朝古庙的基址,呈现在眼前的廊庑、殿址、磉坑、柱础等,无一不在显示唐朝城市规划的严谨,激发了我对晋阳历史的强烈兴趣,好奇这座千年前的城市究竟是怎样的恢宏……”志愿者李莺的感悟则充满诗意,“站在晋阳古城遗址的探方前,看到考古工作者用白色标线勾勒出的土层剖面,像一本打开的历史年谱。春秋战国的夯土台基托举着唐代的莲花纹地砖,唐代排水暗沟斜切过北齐的宫墙基址,这些交错叠压的文化层,将时空折叠成可触摸的具象,让千年岁月在方寸之间显影。”
在唐时一条高规格官道遗迹前,参观结束了。大家难掩感慨,一起分享心得,一位小朋友说:“以前只在书本上了解历史,这次亲眼看到这些遗迹,感觉历史一下子变得好有趣。”一位历史老师则说,“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回去后,我要把这些亲身经历讲给学生们听。”
记者 陈辛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