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徐经济开发区:创新引领 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正当时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太原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清徐经济开发区一角(资料图片)。


  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457.6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完成了360.93亿元的产值、成功入选全国智慧化工园区(建设期)……近年来,清徐经济开发区发展动力澎湃。作为全国省级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百强区,清徐经济开发区正凭借其前瞻性的战略规划和一系列创新举措,逐步构建起现代煤化工全产业链新格局,打造煤基新材料产业高地。
  清徐经济开发区以现代煤化工为主导产业,坚定“氢都、碳谷、溶剂之城”产业定位,通过强龙头、延链条、建集群,构建了氢能、煤基新材料等产业链条。并通过深化改革、循环联动、创新驱动、安全生产,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
  将深化改革作为产业集聚的前提保障。园区围绕省级县管体制,创新“县区融合”模式,通过组织融合、架构融合、职能融合,解决基础设施等问题,强化资源统筹协调,形成党政共管、县区融合的工作格局。
  将循环联动作为集群发展的重要载体。园区凝聚美锦、梗阳、亚鑫、三强等民企和潞安太化等国企,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以1100万吨焦炭所产化产品为基础,美锦利用焦炉煤气,打造焦炉煤气—高纯氢—加氢站—氢燃料汽车运输等氢燃料“制储运加用”产业链;梗阳利用煤焦油,打造煤焦油沥青—沥青基碳纤维—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链;潞安太化利用粗苯,打造苯—精苯—己二酸、己内酰胺—尼龙6、尼龙66产业链;亚鑫利用剩余原料,打造甲醇、合成氨—DMC/EMC/DEC—电解液溶剂产业链;三强新能源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致力于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形成以“煤焦油深加工+炭黑生产+尾气发电”的绿色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了项目间、企业间“首尾相连、吃干榨净、循环利用”。
  将创新驱动作为砥砺奋进的强大动力。园区坚持“四化四一流”的高标准,即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成化以及装备、环保、能耗、效益均达一流。在理念上敢为人先,率先在全省范围内淘汰所有4.3米以下焦炉,通过整合太原地区产能,实施“上大关小”策略,为全省焦化行业的转型升级开辟了一条新路径。在技术层面上追求卓越,选用顶尖设备,实现自动化控制,不断优化全产业链资源利用率,已达到全国行业的领先水平。同时持续优化环境,深化“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实现95%以上审批全程网办。
  将团结协作作为做大做强的关键支撑。园区民企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在废物利用上合力投入7亿元,建成全国首家焦化废水零排放污水处理厂,将处理后废水按来水比例返回上游企业复用。在运输环节出资12.61亿元建设专用铁路及配套设施,实现“煤不露天,焦不落地”清洁运输。企业污染物排放远低于超超低标准,颗粒物0.9mg/m
3、二氧化硫10.76mg/m、氮氧化物28.05mg/m3,园区空气质量稳步提升,综合指数同比优化8%。
  将安全生产作为行稳致远的制胜法宝。园区依托“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加快推进化工园区安全整治提升工作。2年投入16亿元,完成了非化工企业退园搬迁和特勤消防站、安全技能实训基地、危化品停车场、智慧园区平台等硬件设施。同时,聘请省部级专家“定期体检”“随时问诊”,形成“安全管家+省部专家”隐患排查整改机制,持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此外,清徐经济开发区还构建了“研发在外地、产业在本地”的科创飞地模式,依托市域产教联合体,设立科创基金和保障资金,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并推出22项人才政策,搭建“顶级专家+领军人物+骨干力量”人才梯队,培养科研及专技人才800余名,建成千套人才公寓,吸引人才助力转型升级。
  作为我省煤基新材料示范基地,如今,清徐经济开发区化工园区正以蓬勃的发展态势引领着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一座全国规模最大、品质优良、效益最佳的“氢都”“碳谷”“溶剂之城”蓄势待发。

本报记者王媛

(责编:马云梅、李琳)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