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历史晋剧《魏碑往事》首演并研讨

专家称:近年来中国戏曲舞台难得而少见的优秀历史剧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太原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讲好中国故事,新时代精品历史剧创作如何实现创新表达?大同市坚定文化自信、坚守艺术理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对历史剧创作进行了全新实践。

由大同市委宣传部、大同市文化和旅游局精心策划和指导,大同市晋剧院倾情创作演出的新编历史晋剧《魏碑往事》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资助项目,近日在大同大剧院首演并举办剧目研讨会,20余位省内外知名文艺评论家、戏剧专家参加研讨予以高度赞誉。专家们一致认为,该剧从以下四点将山西四大梆子的龙头剧种——晋剧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光时刻。

一是新编历史晋剧《魏碑往事》是现实主义作品的诗意表达。全剧树立了大历史观、大时代观,以纵览历史长河的雄浑气势,贯通古今,用历史关照现实,照亮现实,在北魏朝这段历史的横切面上,找准了一个曾经以其蓬勃思想之璀璨光束影响历史进程的关键人物崔浩,以一点突破全剧,其历史含量之高,人物挖掘之独到,故事叙事角度之新,堪称近年来中国戏曲舞台十分难得而又少见的优秀历史剧。

二是全剧以北魏朝著名改革家冯太后向其孙拓跋宏(孝文帝)讲述沧桑往事为切入,艺术地将观众带入北魏朝在推进汉制改革的艰难征程中发生惊心动魄的一幕。北魏三朝元老、两代帝师崔浩因力荐太武帝深度推行汉制改革,触动拓跋宗室群体利益被诬陷迫害,致使汉制改革夭折,崔浩终因“国史”和“魏碑”案惨遭灭族。在随后的岁月中,崔浩年纪最小的学生冯仪,也就是后来的冯太后,毅然秉承先生改革路径,弘扬先生改革意志,大刀阔斧推行汉制,最终实现北魏的强盛,迎来中国北方民族大融合,促进中华文化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带着那一股强悍浩荡之气和磅礴力量走向天下大同,中国由此迈向大唐。

三是新编历史晋剧《魏碑往事》主题深沉厚重,具有史诗般跌宕深邃,令人荡气回肠。全剧层层递进,既客观呈现了北魏朝演进中的金戈铁马、刀光剑影、血雨腥风;又有志士仁人为理想、为信仰献身的家国情怀、生死悲欢、千年一叹;更有华夏从蛮荒到文明,悟天道、明人伦、开化民智,除恶向善之文明精进。全剧严格遵循历史剧创作规律,大事不虚,小事不拘,于史有据,于今有益。

四是整场演出行当齐全、阵容整齐、精神饱满,充满张力。音乐唱腔慷慨激越,余音绕梁、韵味十足,剧中饰演主角崔浩的晋剧表演艺术家、丁派艺术传人、大同市晋剧院院长孙岚岚领衔的大同市晋剧院中青年演员,台风纯朴自然、演唱功力深厚,表演清新自如,令人欲罢不能。舞台设计恢弘大气、朴素而有质感,回归了中国戏曲本体之美学品格和气质。

研讨会由大同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牛志刚主持,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研究员、著名文艺评论家毛时安,国家一级导演、中国戏曲导演学会原会长黄在敏,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马也,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孙红侠,中国戏剧杂志社原主编姜志涛、赓续华,中国演员杂志社主编黎继德,中国戏剧杂志社副主编卢巍,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调研员张秀娟,国家艺术基金监督专家、山西省艺术研究院院长、书记孙文生,大同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马雪峰等20余人参加研讨,踊跃建言献策。

研讨会上,大同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牛志刚感谢有关领导和专家对新编历史晋剧《魏碑往事》高度肯定和赞誉。他表示,我们要科学严谨地制定该剧提升打磨方案,将专家们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一条一条逐项归纳梳理。我们要发扬戏剧“一棵菜”艺术,集中编剧、导演、演员等各个艺术门类的智慧和创造,下真功夫,花大力气,精益求精,勇于突破,不断精进,努力将新编晋剧《魏碑往事》打造成为新时代舞台艺术的高峰之作。

新编历史晋剧《魏碑往事》由国家一级编剧、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作品多次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大奖、曹禺戏剧文学奖等荣誉的著名剧作家姚金成担任编剧。由国家一级导演、多次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大奖,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张平担纲导演。(文/李晓芳 图片由大同市晋剧院提供) 

(责编:马云梅)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