盏盏花灯“点亮”村民致富路

——尖草坪区横渠村见闻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太原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焊接师傅正在为悟空形象花灯喷漆。本报实习记者韩潇摄


  年终岁尾,远近闻名的“花灯艺术之乡”——尖草坪区横渠村又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刻,该村各花灯厂开始接收订单,为客户赶制精美花灯。
  不同于往年生肖形象花灯的订单,今年一款国产游戏的爆火,让这些花灯厂纷纷接到了特别的订单。
  “今年《黑神话:悟空》游戏特别火,我们厂就接到了一笔关于这个游戏的订单,客户和我们说想要定制两个悟空形象花灯,放在公司大门两侧。”太原市庆丰祥花灯厂负责人向记者说。
  在该工厂仓库内,记者看到一个近四米高的悟空形象花灯,负责人说:“这几天风特别大,我们怕花灯被吹倒,就躺倒放置,准备过两天送到客户手里。”
  制作花灯需要经过多道工序。从前期的设计、美工造型、焊接、裱糊,到最后的装饰、安装测试等,每一步都离不开手工。一根根铁丝在匠人手中变成各种形状,看似普通的材料通过焊接、染色、裱糊等工序,绽放出璀璨光芒。
  “我们很少接到仿真类花灯的订单,这次悟空形象花灯很复杂,特别是在结构焊接这一部分,我们总体分为了头部、上半身、下半身三部分,底座和金箍棒需要另外制作。”该工厂负责焊接的王师傅向记者介绍,“一个焊接师傅负责一部分,三部分共花了6至7天完成,为方便搬运和组装,我们会将悟空花灯的上半身与下半身焊接到一起,头部单独放置,加上之前的焊接流程,我们悟空形象花灯总共需要10天左右,比其他花灯费时更久。”
  这边焊接房里的师傅们忙得热火朝天,另一边裱糊房的阿姨们也是停不下手头的工作。
  “我们四个人共花了3天时间把悟空形象花灯裱糊好。”负责裱糊工作的王阿姨说,“平时都是在裱糊房内进行裱糊,悟空花灯很大,搬不进来,就只能在院子里裱糊,但这几天天黑得早,所以我们的工作时间基本是早上8点到下午5点。”
  在裱糊好悟空形象花灯后,阿姨们又投入到了蛇形花灯的裱糊工作中,只留两位阿姨为悟空形象花灯的底座进行裱糊,其中一位阿姨说:“悟空形象花灯底座要有祥云花样,而且,底座还需要能转动,对我们的裱糊技术有很高要求。”
  与其他花灯不同,悟空形象花灯在裱糊好后,还需要负责焊接的王师傅为其喷漆,以达到更加逼真的效果。
  该工厂负责人表示,不仅是自家接到了悟空形象花灯的订单,隔壁的红灯笼花灯厂也收到了同样的订单,他们为客户制作的悟空半身像花灯十分逼真。
  横渠村作为太原市特色民间文化品牌村之一,靠着花灯发家致富已有40年的历史。2023年,横渠花灯入选了尖草坪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一盏盏花灯“点亮”了横渠村产业发展之路。如今,横渠村花灯产业形成了规模化生产,订单的增加也给当地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该村花灯厂的员工大多是横渠村以及周边村庄的村民,平时在外工作,每年9月份就回到村里的花灯厂打工。他们对焊接、裱糊,安装等工作样样在行。年前忙碌三个月,每个月都能收入几千元。
  如今,横渠村大致有16家大中型花灯厂,其中大约有10家常年订单不断,他们制作的花灯不仅在省内市场深受欢迎,还销售到了周边省份,甚至远销国外。
  随着时代的发展,横渠花灯的制作工艺、销售渠道都在不断改变,但横渠人的初心从未改变,每一盏花灯,都是横渠村人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传承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

本报实习记者韩潇

(责编:刘_洋、温文)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