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享好风光——新业态解锁新玩法】打造“生态十多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样板

——走进太原森栖小镇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太原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风景优美、生态优良的森栖小镇(资料图片)。


  “森栖小镇仿佛是一座‘世外桃源’,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爱上这里不需要理由。”“在这里远离城市喧嚣,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享受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自然景观和清凉气候,真是美极了!”
  森栖小镇位于太原市迎泽区东山腹地,是一座以农业休闲和康养为主题,融自然风光、田园生活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生态特色小镇,是城乡居民乐享田园生活、感知民俗乡韵的好去处。

自然风光与休闲娱乐完美融合

  在森栖小镇,有层峦叠翠的山峦、造型别致的民宿、精巧优美的湖景、错落有致的原生态乡村风貌……可谓“移步异景”。
  森栖小镇由山西东林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和董家庄村经济合作社联合打造,小镇预计总投资10.6亿元,计划面积5370亩,分两期开发,建设四大核心区域。目前,一期民宿体验区、农业休闲区全面投入运营;二期康养度假区、民俗街巷区正在如火如荼建设。
  在开发建设上,森栖小镇民宿体验区和康养度假区是对董家庄两处废弃石料厂甘桑沟、秤锤沟进行生态恢复及改造而成。农业休闲区是对董家庄可利用区域进行治理改造而成,民俗街巷区是在旧址建筑上进行内外装饰和街巷景观提升。
  走进森栖小镇,漫步在石砌小径,道路两侧的生态建筑令人目不暇接。这些建筑既不同于当地砖土窑洞,也不像城市经典的住房建筑,而是完全乡土化、个性化、艺术化的乡村风格,让人眼前一亮。
  在这里,华学堂、厚朴花园、图书馆、网红帐篷、萌宠乐园、富氧登山步道等别具匠心,自然风光与休闲娱乐完美融合,极大地满足了不同市民游客的休闲喜好,也为当地群众提供了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尤其是50栋形态各异的特色民宿,在节假日往往一房难求,每一处特色民宿都能为游客带来别样的生态休闲体验。
  “风景优美,环境清凉,小镇的水岸小筑、观星阁、望湖居等特色民宿及餐饮,在今年暑期吸引了不少游客。”森栖小镇办公室主任苗雨介绍,该镇2024年暑期接待游客11500人次,同比增长8%。

依托资源优势打造康养产业

  住在高山上,畅游森林间。夜间傍水而眠,品味诗意生活。清晨被阳光唤醒,呼吸清新空气,耳听鸟语虫鸣。
  近年来,森栖小镇抢抓康养产业发展机遇,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康养品牌。围绕产业集聚力、市场竞争力、环境保障力、创新发展力四项原则,该镇加快推进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文化品牌创建、产业深度融合等工作,全力打造文化康养、医疗康养、森林康养、温泉康养、智慧康养等文旅康养产业链,为游客提供全方位康养服务,满足人们健康、养生、休闲、养老等多元化需求。
  据介绍,今年以来,森栖小镇逐步完成了二期水系循环、健身步道、旅游公路、生态停车场、智慧厕所等基础设施建设,极大提升了旅游接待能力。同时,建立完善的旅游标识系统,加快推进园区内康养设施建设,为游客提供丰富的康养体验。此外,森栖小镇在招商工作上持续发力,不断引进康养企业和康养产品入驻,为游客提供更加高质量的康养服务。自对外开放以来,森栖小镇累计接待市民游客25万人次,营业收入1000万元。
  可以说,如今的森栖小镇,形成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三效统一,同时形成了生态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三维一体的发展模式。
  截至目前,森栖小镇入选“山西省特色小镇”,荣获“中国美丽乡村”“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企业”“山西省第一批文旅康养示范区”等称号。

多产业发力构建发展格局

  近年来,随着我省“康养山西、夏养山西”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各地景区更是深挖地方特色文化,大力推进“文旅+康养”融合发展,奋力开辟康养旅游新赛道。
  为顺应市场需求,森栖小镇依托得天独厚的绿色资源优势,以健康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在“生态+多产业”上狠下功夫,从住、食、养、健、康五个方面建立产业发展格局。
  ——住在森栖。为满足市民游客的多种体验需求,结合太原东山特有的建筑特色,打造了各种风格的民宿,与大自然完美融合。
  ——食在森栖。为游客提供高品质、纯天然的绿色食材。依据二十四节气定制食谱,达到食疗养生的功效。
  ——养在森栖。小镇将与专业的中式理疗连锁品牌深度合作,为客户提供专业的艾熏、针灸、推拿、铜壶疏熨等中医理疗服务。
  ——健在森栖。规划建设3万平方米的康养运动中心,包括室内健身房、足球场、网球场以及6.5公里的登山步道。
  ——康在森栖。为游客提供健康管理、健康评估以及制定康养、康复计划等系列化康复养老服务。
  苗雨表示,未来,森栖小镇依托太原市宜居气候条件,顺应市场需求,持续丰富避暑康养、森林康养、乡村休闲康养等产品种类,不断提升广大游客的获得感、满意度,奋力走出一条绿色生态、文旅融合、业态丰富的特色发展路径。
  我们相信,森栖小镇不仅有“诗和远方”,还将成为太原东山地区乡村振兴的样板工程,为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添彩。

本报记者栗美霞

(责编:温文、马云梅)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