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非遗“太原古琴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张浩:
一腔心事付瑶琴 让木头“唱”出古老乐曲
省级非遗“太原古琴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张浩:
一腔心事付瑶琴 让木头“唱”出古老乐曲
扫描二维码观看相关视频。 拍摄:李婷 制作:李婷崔向欣张钧益 编辑:张舒敏
古琴,又称瑶琴、七弦琴,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2003年11月7日,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太原人张浩,作为山西省一位非遗古琴制作技艺传承人,20余年里一门心思研究斫琴(斫,在古代汉语里是指用刀劈斧砍制作古琴),一腔心事付瑶琴,让一块块木头“唱”出古老的金石之声。多年来,张浩还立足古法斫琴技艺,努力向更多年轻人传播山西的古琴文化及制作技巧。如今,张浩的学生已遍布全国各地,并有多位弟子获得当地的市、区级非遗斫琴技艺传承人称号,将山西古琴文化发扬光大。
近日,山西晚报记者来到太原市万柏林区小井峪文化产业园的斫音琴社,听张浩讲述他与古琴的不解之缘。
放弃原本的工作追求心中热爱
9月28日,一个周六的清晨,山西晚报记者来到太原市万柏林区小井峪文化产业园。在园区中央,矗立着一座灰白相间的三层小楼,张浩的斫音琴社便在这小楼的最顶层。
山西晚报记者走进小楼,顺梯而上,便隐约听到了优雅而绵长的古琴声,记者不由停下脚步,侧耳倾听,琴声时而凄然悲切,时而宽阔苍凉,时而清新流畅,着实悠扬委婉,引人入胜。
听着古雅的琴音,记者沿着楼道内的小道而行,不一会儿就看见隐于高楼院内的斫音琴社,而社长张浩正独坐静室,神情专注地演奏着一首古琴曲《鸥鹭忘机》。在他的身旁,10余张古琴半成品挂在墙上,有些还是木胚,有些已经上完底漆,虽然还未能最终成形,但整齐地排列在一起,却甚为壮观。
看到记者正在观察古琴,张浩缓缓停下演奏,并一手轻压琴弦,一手扶桌起身向记者介绍起这些古琴半成品,“这些都是弟子们制作的木胎,别看都是古琴,它们的制作方式可不一样,你看这张琴是伏羲式,这张是仲尼式,还有蕉叶式、落霞式等多种制式。”一聊起古琴,张浩便打开了话匣子。
张浩,山西太原人,今年48岁,当代古琴斫琴师、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太原古琴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太原市工艺美术大师、晋阳工匠。2010年创办山西省第一家集古琴制作、古琴演奏、古琴文化传播为一体的古琴研习基地——斫音琴社后,除了精心整理、梳理唐代古琴制作技艺以外,他还立足古法斫琴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倡导将古琴文化及古代文人生活方式的精髓融入当代大众生活中,将传统非遗文化与现代文化相整合。
在聊起自己与古琴的缘分,张浩滔滔不绝。“我从小就喜欢音乐,13岁开始学习萨克斯,后来考到武警天津总队政治部文工团军乐团成为一名萨克斯演奏员。也是那时候起,在部队里,我接触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书籍,慢慢地,发现自己更喜欢我们中国的传统乐器!”
说起自己与古琴结缘的经历,张浩就像回想起自己多年前结识的一位老友,眼里泛着光。“2008年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那是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我在电视上听到一首由陈雷激用古琴演奏的一曲《太古遗音》,瞬间便被古人那种含蓄表达情感的方式深深吸引了!”张浩说。
后来,张浩还了解到,陈雷激当天弹奏的那张古琴为师旷式古琴,而师旷是春秋时期的著名乐师,他的祖籍便是山西省洪洞县。“据考证,师旷是历史上唯一一位盲人乐师,被后人尊称为‘乐圣’,曾有《阳春》《白雪》《玄默》等古琴曲流传于后世,从那时起,我才知道,原来山西也是古琴的发源地之一,而在当时,我们山西人却鲜少有人知道此事。”
正因为古琴与山西之间存在的浓厚历史渊源,更加坚定张浩学琴的想法。于是,为了系统学习古琴知识,在北京奥运会之后,张浩便开始四处奔走拜师学艺。正是从那时起,张浩在经过多次思考后,决定放弃自己当时的工作,一心钻研古琴文化和斫琴技艺。“据我了解,在当时,全国专业学习古琴的人并不多,山西就更不必说,几乎寥寥无几,如果再没有人学习,那山西的古琴文化,就真的会出现断层,那该多可惜啊,所以我放弃了当时的正式工作,作为一名山西人,我更不想看到山西的古琴文化历史出现断层!”张浩坚定地说道。
倾注十余年心血学习经历一波三折
9月28日10时许,在弹奏了近一个小时的古琴曲后,张浩开始了一天中最为重要的工作——斫琴。随后,山西晚报记者跟随张浩走进琴社最右侧50多平方米的古琴制作区,只见一张近三米长的实木板桌上,静静地摆放着一把已经挖了槽腹(为古琴手工制作技艺的重要一环,对斫琴师调音技术要求高,关系到成琴后的音色)的古琴半成品。
“制作古琴,在选材之外最核心的工序便是挖槽腹。”此时的张浩,轻轻拿起这张未完成的琴,架上试音台,只见琴体由面板、底板两部分组成,“中空部分叫槽腹,也就是琴的共鸣腔,它决定着琴的音色。面厚底薄,木浊泛清;面底皆薄,木泛俱虚,其声疾出……”
想要制作出一张好琴,制作过程中是需要反复打磨调整的。因此张浩告诉记者,斫琴的过程,其实就是一名专业斫琴师漫长而枯燥的修行过程。“俗话说‘慢工出细活’,例如这张琴,仅刮灰这一项就需要近100道工序,首先我需要用筛子把鹿角霜筛成20目到500目不同粗细的颗粒,不同规格的鹿角霜再和生漆混合成不同粗细的鹿角灰,在斫琴时先上粗灰,然后依次上中灰、细灰。每次上完灰后都要阴干、打磨、补灰。在这期间,我还要找弦路……”
张浩表示,古琴在刮灰过程中,由于底漆和灰胎的干燥期都比较长,所以每刮一遍灰,都要干燥15天到1个月左右。因此,想要做好一张古琴,至少要历经3年“打磨”才能诞生。“如此一来,在我这里,斫一张好琴至少需要5年才能圆满完成。”张浩说道。
山西晚报记者了解到,之所以张浩在制作传统古琴时如此漫长,源于他年轻时一波三折的学习经历。“古人讲,‘善弹者’善斫,所以,要学会弹琴,才能再学斫琴。”在2008年奥运会之后,为了自己心中的愿望和梦想,张浩开始四处奔走拜师学艺,因为在当时弹古琴的老师不多,想找到合适的人来教并不容易,最后张浩几经周折,终于在北京找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古琴老师,一年后,目标明确的张浩便着手为斫琴做准备。
然而张浩的学琴之路却并不容易,并且遇到过多次失败。“以前还是太年轻,刚开始学习很浮躁,每天晚上熬到十一二点,总想着要快点出琴。等一年之后合琴的时候才发现,之前的步骤太快埋下了隐患,因为有太多瑕疵,导致第一批做出来的七八张琴全废掉了!”
因为首次制琴的失败,后来的张浩做琴开始越做越慢。“斫琴的时间越长琴才会越稳定,三年后,我第二批又做了六七张,其中有四张做成功了,当时真的很兴奋。”于是,在漫长的经验积累中,张浩也悟出一个道理。“一名合格的斫琴师,不光只是会技术,而是能够凭借自己丰富的经验,预判未来手中的这张琴,在经过一遍遍的打磨后,会出现怎样的琴音,这个是需要经验的,而这个经验,就是在一遍遍的试错中打磨出来,别人是教不了的,所以想要把琴做得完美,一定要静下心来,犹如修行一般,慢慢去打磨。”张浩说道。
填补山西斫琴空白希望培养年轻人
如今经过十余年的刻苦钻研,张浩不仅成为一名当代古琴斫琴师,还成立了全省首家古琴研习基地——斫音琴社。近年来,张浩还被评山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太原古琴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不仅填补了山西斫琴空白,他的斫琴技艺也越来越受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关注。
“因为政府对我们传承人的帮助与大力扶持,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这门技艺,而且,经常有全国各地的古琴爱好者远道而来,有来参观琴社的,也有来拜师学艺的,还有的就是慕名而来只为听一首古琴曲子的。看到大家这么喜欢它,我真的很欣慰。”张浩说。
据了解,作为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张浩目前一共收了20名徒弟,而且分别来自全国多个省市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外的古琴爱好者。因此,为了更好地将古琴制作技艺传承给下一代,自2010年开始,张浩将斫音琴社作为一个推广平台,集古琴斫制、琴学交流、文化传承等为一体。
“这些年,因为古琴,我放弃了很多,但我不后悔,这辈子能得到古琴的滋养,是一件非常大的幸事,因为我离不开琴。”张浩表示,希望今后可以有更多机会走进学校,开展古琴的教学,以此来推广、传播古琴文化,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古琴、成为山西非遗古琴制作技艺的传承人。
山西晚报记者 李婷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