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拂三晋 文化沁民心
——我省各地消夏文艺活动速写
清风拂三晋 文化沁民心
——我省各地消夏文艺活动速写
在太原龙潭公园,文化惠民演出受到市民的欢迎。本报记者康煜摄
今夏以来,骄阳似火,三晋大地难掩文化脉动的蓬勃生机。
自7月初至8月中旬,一场场扎根基层、浸润民心的消夏文艺活动如潺潺清泉,为酷暑中的群众送去阵阵沁人心脾的“清凉”。这些贯穿整个夏天的文化盛宴,不仅展现了三晋儿女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更以创新形式激活传统文化基因,让文化惠民的清风吹遍城乡的每一个角落。
古韵新声
千年非遗焕新彩
在晋东南的泽州大地,2025年全国夏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阳阿奏奇舞”惊艳亮相。
这场乡村晚会巧妙融合传统鼓舞与现代光影技术,让千年非遗在星空下绽放出全新魅力。身着汉服的舞者踏着电子节拍轻盈旋转,传统与现代激情碰撞,激荡出文化传承的璀璨火花,仿佛在诉说着古老非遗在当代的华丽蜕变。
与此同时,五台山脚下的驼梁风景区热闹非凡。“驼梁夏季大联欢”活动通过山西公共文化云等网络平台,与万千网友共享欢乐。融合歌舞《千年的等候》深情演绎,讲述了佛教圣地传承守护的故事,将中华民族古老文明史中蕴含的宝贵人文精神娓娓道来,让观众在欣赏艺术的同时,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力量。
形式多样
传统艺术展新姿
8月的晚风轻拂晋西北,吕梁山下的临县鼓乐激昂。“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伞头秧歌传承推广活动火热举行。艺人们通过编唱展演,尽情展现这一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推动非遗文化实现活态传承。源自古代祭祀仪式的伞头秧歌,在当代焕发出新的生机。年轻的表演者们大胆创新,将时代元素巧妙融入传统技艺,赋予非遗传承青春的韵律。
夜幕降临,黄河岸边的吉县热闹非凡,一场“好基地讲好故事”决赛正在精彩上演。一个个关于艰苦奋斗、为民情怀、干群鱼水情深、家风家教的感人故事,如同一股股暖流,将党的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深深融入作风建设教育,让观众在感动中深受启迪。
在太行之巅的和顺县,“畅享清凉夏日、共赴幸福和顺”青少年才艺展示专场演出精彩纷呈。青少年表演者用舞蹈、情景剧、声乐、器乐等多种形式,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地方非遗艺术,推荐优质文旅资源。他们充满活力的表演,让文化宣讲活动变得生动有趣,吸引着更多人关注和热爱传统文化。
多地联动
文化活动全覆盖
令人欣喜的是,兴县、平顺、繁峙、广灵、大同市云州区等县区也积极行动,相继推出近30场精彩纷呈、形式多样的文艺展演活动。这一场场文化惠民活动,在当地党委、政府的主导下,宣传、文旅等相关部门密切协作,构建起群众“点单”、政府配送的服务机制,确保文化活动精准对接群众需求。
活动中,普通百姓从观众变身创作者,田间地头化作艺术舞台,文化惠民活动实现了从“送文化”到“种文化”的深刻转变。这些活动不仅为三晋大地带来了凉爽,还在群众心中播撒下文化的种子,留下了难忘的夏日记忆,成为文化自信扎根基层的生动实践,激励着三晋儿女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继续书写文化繁荣发展的壮丽篇章。
本报记者康煜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