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创新为墨,扎实书写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的时代华章——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山西:“三篇文章”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成型
以科技创新为墨,扎实书写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的时代华章——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山西:“三篇文章”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成型
山西穿越光电科技公司无尘洁净车间全自动生产线正在有序运作。本报记者王佳丽摄
在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塔山煤矿的集控中心内,矿工老张指尖轻点屏幕,数百米深的井下,庞大的采煤机如同被赋予生命,精准切割、自动运输。这,正是我省传统产业焕新的一帧缩影。
站在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山西如何破解“一煤独大”难题?答案就在“三篇文章”——以科技创新为墨,扎实书写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的时代华章。一场以新质生产力为引擎,探索新型工业化“山西路径”,构建特色鲜明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深刻变革,正在三晋大地涌动。
传统产业:焕新“老树”,根深方能叶茂
“以前采煤,巷道里粉尘呛得人喘不上气,设备笨重效率低。”在塔山煤矿干了20年的矿工老张感慨道,“现在,坐在集控中心轻点按钮,采煤机就会自动割煤,不仅安全,效率还翻倍了!”这正是我省“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产能”理念的生动写照。依托丰富的能源和原材料基础,我省以国家标准为引领,强力推动传统产业技改升级与设备更新,让“老树”发新枝。
数据见证蝶变:2024年,全省煤炭先进产能占比高达83%,较2021年提升8个百分点;炼铁、炼钢先进产能占比分别提高5.6个和15.3个百分点;水泥熟料行业彻底告别限制类工艺;全国率先全面关停4.3米焦炉,5.5米及以上大型焦炉占比达100%。传统产业正经历一场脱胎换骨的绿色革命与效能跃升。
新兴产业:集群成势,挺起转型新脊梁
新兴产业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动力源,是我省转型的核心支撑。我省主动融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紧跟产业发展新趋势,完善产业发展规划,集中资源加快推动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现代消费品等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
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积极推动太重集团智能叉车等33个重大项目建设;比亚迪第五代混动高端车型动力总成系统成功落地,为汽车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依托通航示范省政策优势,我省正编织一张覆盖研发制造、销售服务、通航应用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网。2024年高端装备产业集群营收达到1862亿元。
电子信息产业推动半导体、光伏、新型储能等领域积聚成势。山西烁科晶体有限公司在国内率先实现8英寸碳化硅衬底规模化生产,技术水平领跑全国;新昇集成电路用300mm硅片产能升级太原项目等重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2024年,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营收直逼2090亿元。
而在现代消费品领域,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三品”战略正重塑“山西制造”形象。清徐紫林醋业数字化车间的智能化“电子舌”正精准把控每一滴陈醋的品质,祁县玻璃工艺品流光溢彩,汾阳清香型白酒香飘万里……13家省级消费品特色园区加速崛起。2024年现代消费品产业集群营收达1423亿元。
未来产业:前瞻布局,蓄力发展新动能
面向未来,我省已将目光投向更前沿的赛道,聚焦高速飞车、前沿材料、绿色氢能等未来产业,加强原创性、颠覆性技术攻关,推动先导技术研发应用和产业化进程。
在高速飞车大同(阳高)试验基地,完成了国内首次全尺寸超导航行试验,实现了全系统从静态到动态的运行突破,初步构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试验体系,为未来超高速交通勾勒出激动人心的蓝图。
前沿材料领域捷报频传:国产T800、T1000级碳纤维制备技术相继突破瓶颈,铜基3D打印材料正加速走向规模化生产。
在绿色氢能赛道上,我省初步贯通制、储、运、加、用全链条:建成23座加氢站,1100余辆氢燃料汽车穿梭于城市道路,高纯氢年产能跃升至4万吨,一条零碳未来的能源脉络正悄然成型。
如今的三晋大地,传统产业的根基愈加深厚,新兴产业的脊梁日益坚挺,未来产业的曙光清晰可见。一个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充分彰显山西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正在加速构建成型。山西,正以破茧成蝶之势,在高质量发展的新航道上奋力前行,其探索与实践,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宏大叙事贡献着充满韧性与活力的“山西路径”。
本报记者王龙飞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