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路“安全集约高效绿色智能生产”
【山西·企业技术中心巡礼】山西焦煤:硬核攻关破壁垒 成果转化大丰收
探路“安全集约高效绿色智能生产”
【山西·企业技术中心巡礼】山西焦煤:硬核攻关破壁垒 成果转化大丰收
本报太原8月17日讯(记者王佳丽)山西焦煤集团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探路“安全集约高效绿色智能生产”关键举措,硬核攻关破壁垒,成果转化结硕果。
该中心精准锁定“碳达峰碳中和”技术、黄河流域煤炭开发与生态保护、废弃矿山及煤基固废资源综合利用、煤矿智能化、矿井绿色安全高效生产、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六大研发方向”,为科技攻关找准了发力点。
该中心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型矿井综合掘进机器人”、山西省重大科技专项“废弃矿山遗留资源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关键技术研究”等8项国家级、省级重大专项,攻克重大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其中,“大型矿井综合掘进机器人”项目围绕国家煤炭开采智能机器人研发的重大需求,研制了掘进机器人和锚杆支护机器人,研发了智能决策机制和协同控制系统并在杜儿坪矿开展了示范应用,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项目综合绩效评价,综合掘进效率提升1.1倍;“废弃矿山遗留资源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完成了屯兰矿采空区煤层气地面抽采和斜沟矿采空区地下水库先导示范工程建设,通过了山西省科技厅结题验收,采空区煤层气地面抽采率达30%以上,采空区地下水库空间利用率可达60%。
更值得关注的是,一大批创新成果正加速转化为生产力。在煤炭精采细采方面,在24个矿井82个回采工作面推广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无煤柱开采技术(“110”工法),共留巷83661米,多回收煤炭资源746.95万吨;在煤炭绿色开采方面,已在6座矿井推广应用充填开采技术,多回收煤炭资源607万吨。其中,在霍尔辛赫煤业开展了以粉煤灰、煤矸石为充填材料的覆岩离层注浆充填系列化技术研究应用,创新探索“技术研发+工程设计+第三方检测”的产学研用模式,做到了数据可复制、可追溯、可推广,形成了“以废换煤”的霍尔辛赫样板,目前该项目已累计释放建(构)筑物压煤358.4万吨,消纳粉煤灰327.5万吨、煤矸石19万吨,地表减沉率86.04%以上,建(构)筑物采动损害低于国标Ⅰ级标准,吨煤充填成本58元/吨;在炼焦煤精选细选方面,沙曲选煤厂成功应用重介选煤智能控制系统,重介精煤回收率提高0.6%以上,多产精煤8.67万吨;在12座矿、厂推广应用智能干选机,降低了块煤分选损失,提高了精煤回收率。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