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强发展载体 强化主体培育 完善产业链条
我省“特”“优”农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建强发展载体 强化主体培育 完善产业链条
我省“特”“优”农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本报讯(记者王秀娟)8月15日,大宁县三多乡南堡村的苹果园里,放眼望去,满眼青绿,密密麻麻的树叶下藏着很多果子,踩着防草布,隐约听见脚下水流的声音,村民贾青平说:“这是我们浇灌宁脆苹果的水肥一体化管道,今年春末夏初天旱的时候,这管子可立了大功了。”
202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指出,山西农业的出路在于“特”和“优”。大宁县果业主管部门聘请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马锋旺等专家学者,开展特优苹果新品种研发、试验种植、繁育推广等工作,培育形成特优苹果新品种——大宁宁脆苹果,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持续上升,成为山西“特”“优”农产品中的一匹“黑马”。2021年10月,贾青平开始栽植,今年他的果园已经进入盛果期。宁脆苹果的崛起之路,是我省“特”“优”农业发展的缩影。
建强发展载体,打造产业集聚新高地。多年来,我省扎实推进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建设、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建设、农业专业镇建设,积极探索驱动农业产业集聚发展的全新路径。累计设立14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打造了万荣苹果、隰县玉露香梨、云州黄花等一批特色优质农产品。高标准建设了13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6个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44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累计打造了杏花村汾酒、平遥牛肉、清徐老陈醋、上党中药材等11个省级涉农专业镇和浑源恒山黄芪等51个市级特优农业专业镇,推动各地特色农业产业蓬勃发展。
强化主体培育,激发农业发展新动力。我省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小农户”主体矩阵,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安排专项资金对龙头企业贷款贴息、订单争取、认定联合体培育予以支持。截至2024年底,全省县级以上龙头企业营业收入达到3620亿元,龙头企业总数3068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51家。全省家庭农场发展到5.9万家、农民合作社8.3万个。全省托管服务面积1.05亿亩次,稳定服务小农户310万户。
完善产业链条,开辟增值增效新路径。紧扣“特”“优”战略发展目标,我省立足多样性资源禀赋独特优势,做好“土特产”文章,推进实施农产品加工促进、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新产业新业态培育等三大行动。目前,全省农产品冷藏保鲜设施库容量总计达到1400万立方米以上。截至2024年底,全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6%。全省累计入选农业农村部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线路35条,72个村上榜中国美丽休闲乡村,8个县入选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
深耕质量品牌,塑造市场竞争新优势。立足提升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我省加大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扎实做好质量监管工作、品牌建设工作、“特”“优”农产品产销对接工作,推动农业生产向绿色、有机、安全、优质方向发展,持续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全省绿色有机农产品有效数达到2388个,登记地理标志农产品176个,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积极打造晋字号“特”“优”农产品品牌的典型经验做法受到国务院大督查通报表扬。线上与京东、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线下聚焦京津冀、粤港澳等地举办多场推介活动,多次组团参加国内外大型展会,持续提升我省“特”“优”农业品牌影响力,带动“特”“优”农产品销售额持续增长。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