捂紧钱袋子防范涉林非法集资
捂紧钱袋子防范涉林非法集资
本报讯 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打着“林业投资”“生态致富”的旗号,通过“托管造林”等形式,进行非法集资活动,严重侵害民众财产安全,扰乱正常金融秩序。日前,山西省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公众平台发布提示,要警惕林业领域非法集资陷阱,捂紧钱袋子,远离高利诱惑。
在林业领域,非法集资活动主要集中在各类涉林合作组织及关联企业,如林下产品种植、加工企业;林区内的工程建设单位、林产品经营加工单位、野生动植物经营利用单位、林木种苗经销单位;林区内的采石、采矿、林农专业合作社等经营场所。目前,“托管造林”是最主要、最典型的涉林非法集资形式。
“托管造林”常见运作模式:公司通过租赁、承包等方式获取林地林木权属;将林地林木拆分成小块,“转让”给社会零散投资者;投资者再将林地和林木“委托”给该公司统一经营管理。不法分子常用欺骗手段,包括假借响应国家政策之名宣传、利用林权证作为幌子骗取信任、租用高档写字楼营造实力雄厚的假象、夸大林木生长量和投资回报率等。
面对林业投资项目,投资者务必保持清醒头脑,不仅要看公司的注册信息、经营范围和信誉状况等,还要看是否取得金融监管部门的批准文书或许可;审慎分析产品宣传信息,特别是宣传资料中的承诺和收益描述;关注参与的人数和人员范围,特别警惕主要面向老年人等特定群体的产品;关注资金投资去向,理性评估预期收益是否合理,避免因一时冲动而盲目投资,落入非法集资的陷阱。(梁 丹)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