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卫健委召开的“时令节气与健康”发布会上
专家解答大暑时节传染病防控等热点问题
在省卫健委召开的“时令节气与健康”发布会上
专家解答大暑时节传染病防控等热点问题
本报太原7月22日讯(记者郝薇 实习生沈久煜)7月22日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大暑,标志着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正式开启。当日,省卫健委召开“时令节气与健康”新闻发布会,多位专家围绕大暑时节传染病防控、中医养生、食品安全、心理健康及儿童近视防控等热点问题进行权威解答,为公众的健康生活提供了专业指导。
夏季高温高湿,肠道及虫媒传染病进入高发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控科科长董阿莉在发布会上表示,细菌性痢疾等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不洁饮食传播,需注意生熟分开、食物煮熟及勤洗手;蚊子、蜱虫等传播的虫媒传染病则需针对性防控,如清理积水灭蚊孳生地,户外活动时做好防护,被蜱虫叮咬后切勿强行拔除,需科学处理并密切观察症状。
高温易引发“情绪中暑”,山医大一院精神卫生科主任刘志芬表示,可通过规律作息、接纳情绪、深呼吸调节等方式应对,还可借助物理降温手段给心情“降温”。
针对中医养生方面,省中医院老年病科主任李宝玲认为,大暑养生需清热祛暑与益气养阴兼顾,饮食清淡易消化,可适当食用健脾祛湿、清热解暑食物;“三高”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要特别注意补水、避免冷热刺激,保持良好心态和睡眠。
在食品安全领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安全协调办公室主任王三桃建议,从原料采购、加工、储存到就餐等环节做好防范,剩饭剩菜需彻底加热,出现不适及时就医并保存剩余食物。
针对暑期儿童近视问题,省眼科医院斜视与小儿眼科主任常敏指出,应遵循“减负担、增户外、养习惯、早发现”原则,每天保证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晒眼皮”改善近视无科学依据,反而存在风险。
省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还将持续围绕“时令节气与健康”开展系列科普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提升公众健康意识,引导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切实将科学的健康理念融入到生活点滴,全方位护航民众健康。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