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珠轻随指尖动 古老技艺有传人

——山西省第三届“算之魂”珠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赛见闻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山西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参赛选手正在进行珠算比赛。本报记者李若男摄


  7月18日的太原,晨光刚穿透云层,太重宾馆内就响起了清脆的算珠声。穿着统一服饰的少年们端坐桌前,双手在算盘上拨动,算珠在晨光里泛着温润的光——这里是山西省第三届“算之魂”珠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赛的现场,来自全省11个市的29支代表队、330名选手齐聚龙城,在算珠的起落间展开技能角逐。
  此次展演赛由省财政厅指导,省珠算心算协会主办,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太原市珠算心算协会协办,是我省本年度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珠算文化盛会。
  赛场内的氛围紧张而有序,随着比赛开始的信号发出,选手们迅速进入状态,指尖在算珠上灵活拨动,“噼啪”声此起彼伏。有的选手神情专注,目光紧紧锁定试卷与算盘;有的选手则从容淡定,手指起落间透着自信。
  据了解,为进一步提升选手技能水平,省珠算心算协会对此次展演赛的参赛规则做了适度调整,一方面在赛事的组织上体现了竞争性,对每个参赛队伍及组别的参赛人数做了适度的限定;另一方面在题型、题量和难度上向国家赛水平靠拢,难度较前两届有所提升。
  此外,在珠算非遗创意展演单元,8个原创节目以障碍赛、合唱、舞蹈、朗诵、情景剧等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展示珠算的文化内涵、启智功能、育人价值等,倡导人们保护传承好这一中华文化瑰宝,以其当代价值赋能我省文化强省、人才强省战略的实施。
  “这既是对山西珠算界的厚爱,也是对山西珠算非遗保护传承成果的肯定,更是对山西选手的激励。”省珠算心算协会会长周巧红说道,“今年8月,中珠协第七届珠心算比赛将在太原举行,今天的展演赛是对全国比赛的一次全方位大练兵。而在全国比赛中,中珠协特允山西增设一支代表队,使得我省参赛队伍数量及人数居全国之首。”
  周巧红表示,近年来,我省珠算行业持续开展“算之魂”珠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赛、宣展活动,推动珠算文化进校园、进社区,举办晋商算学家、珠算家王文素《算学宝鉴》成书500年纪念活动,强化珠心算师资队伍培训,探索建立珠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等,推动山西珠算事业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增进群众对珠算启智育人价值的认同。
  省财政厅二级巡视员杨卫周表示,此次展演赛以珠算非遗文化为生动载体,旨在为珠算这一古老数字计算技艺搭建交流与展示的平台。他期待通过这样的活动,能鲜活展现珠算文化穿越时空的独特魅力及其在新时代焕发的蓬勃生机;有力提升全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珍视与保护意识;用心浇灌珠算技艺传承的沃土,悉心培养接续薪火的人才;倾力激发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强化其传承责任意识。同时,希望将此次展演赛作为珠算推广工作的新起点,共同保护传承非遗文化,推动珠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临近中午,比赛已接近尾声,但珠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之路还在继续。这场赛事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我省珠算文化传承的进程中,激起层层涟漪,推动着这一古老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本报记者李若男

(责编:温文、马云梅)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