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英雄谱丨不平倭寇誓不休!遭遇包围 她把最后一颗子弹射向自己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山西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抗战期间,广大华侨以不同方式参与或支持抗战。李林就是他们之中的一员。从身穿学生装、手抱书本的华侨女学生,到抗战队伍中双枪跃马的女指挥员,她是晋绥边区唯一一位女游击队长。

在1940年突破敌人围剿的过程中,李林壮烈牺牲。牺牲时,她还怀有身孕。短暂的一生,李林用血染的战衣守护着她从未改变的救国理想,把自己24岁的生命献给了她始终热爱的土地。

“敌人又要发动围剿,但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我写到这里,我们的孩子又在乱动了,但我会保护好他的,请你放心。”这是战友在李林牺牲后,从她身上找到的一封她没来得及寄出的家书。就在此后,掩护战友突围过程中,她遭遇了敌人的重重包围。最终,她把仅剩的最后一颗子弹射向了自己。

李林,原名李秀若,1915年出生,是福建省漳州人。自幼被领养后,随养父母到印度尼西亚生活。14岁时,李林随家人回到了祖国。回国后,李林考入了爱国华侨陈嘉庚在厦门开办的集美学校。而此后一年多,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军开始对中国多地发动侵略。平静的读书时光被打破,李林从厦门辗转杭州、上海和北平等地的多所学校就读。目睹着各地不断高涨的抗战热潮,李林被深深感染。对日军侵略的愤怒和童年时就已在她心中萌发的救国理想,促使她加入了一场场抗日救亡活动中。

李林英雄文化研究会会长 王宝国:当她要寻找一条革命道路的时候,正好遇到党的地下组织领导者,引导她参加了革命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她就看出共产党是最能代表民族前途的一个政党,共产党的抗日理想是非常坚定的,跟着共产党走是国家的希望。

李林一边读书,一边在组织的引领下,在平民夜校宣传抗战思想,参加声援“一二·九”运动,这一时期,她还加入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等抗战青年团体,并在北平参加抗日救国运动。经过一系列的洗礼,李林在1936年被组织吸纳,成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这一时期,她还把自己的名字从李秀若改为了李林。在一封写给中央妇委的信中,李林曾这样写道:“我今天已和过去不同了,因为我已经是中国无产阶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参加者,我是一个共产党员。”

入党后不到一个月,李林就请缨去抗战前线,她被组织派往了山西学习军事。这时的李林,身上的学生装换作了军装,手中的书本,变成了与自己一样高的步枪,她还学会了跨马开双枪的本领。

李林的丈夫 屈健(生前采访):李林带头老老实实学军事,她常说就是学了军事有用,能打日本。摸爬滚打,到野外,打野外,从山上抱着枪都往下滚。女同志一样,李林的瞄准最下功夫了,她的衣服都磨破了,后来磨得小臂上都快出血了。我们实弹射击的时候,比赛时候她一般都是十环。

1937年7月,抗战全面爆发。李林随队抵达山西平鲁一带后,三个月内就在当地组建起了200多人的抗日游击队。年仅22岁的她成了晋绥边区最年轻的,也是唯一一位女游击队长。

从1938年4月到7月,李林率部打了20多场战役,连战连捷。在其中的一场战役中,她率部袭击了敌军的一个军马场,缴获了100多匹战马。从率部奇袭敌军据点,到摧毁敌军铁路运输线,李林率部发起的多次战斗打击着日军的嚣张气焰,也鼓舞着敌后根据地人民的信心。

平鲁博物馆讲解员:此时的日伪军气急败坏,发出5000元大奖的悬赏,声称得李林者不论死活,可得与她身体同等重量的白银。

抗战老兵 崔恭 100岁:人们一说李林来了,都想看一看,李林是个什么样的人物。人们都说,看人家这个女人,还从国外回来参加抗日救国,打日本人。都称她是英雄。咱们也和李林一样去打日本人。我参军的时候,我们村那一次就走了六七个。

1940年4月,日军调集了1.2万兵力对晋绥边区发动了相较之前更大规模的扫荡。

王宝国:当时这南山上的满满的都是日伪军,在我们身后是当地的抗日组织700多人,等待突围,700多人怎么突围,眼看就到了大家的生死时刻。

危急关头,为了保证大部队的安全,李林主动请缨,由她带领20人突击队去吸引敌人火力。正是在这场战役中,李林壮烈牺牲。当时的她刚刚与战友屈健结婚一年多,并且已怀有身孕。

一篇藏于中央档案馆题为《民族女英雄——李林之死》的文章,详细记录了她牺牲前的最后十几个小时——“李林向着东北角的山沟冲去,敌人连发子弹,扫射着李林同志的影子,她抓紧马鬃,转过来呼唤,同志们跟着我冲啊。李林一马当先,将敌人引向远方。”

经过艰险的掩护战,大部队安全突围,但李林和突击队员们却被敌人包围。此时的敌人想活捉住李林。最终,她把最后一颗子弹,射向了自己,用她的生命诠释了她曾在高中课堂上就已写下的铮铮誓言,“甘愿征战血染衣,不平倭寇誓不休”。

王宝国:李林最后打向自己的这一颗子弹,就是来自她早已给自己准备下的小手枪,里面只有一颗子弹,随时准备在最后关头打死自己,不做敌人的俘虏。她早就准备好了,为国为民献出自己的生命。

(总台央视记者 黄达 赵超逸 陈赓 山西台 朔州台)

(责编:马云梅、刘洋)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