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雨雨”的天气易“滑滑滑” 交警:雨天驾车小心“水滑”
“雨雨雨”的天气易“滑滑滑” 交警:雨天驾车小心“水滑”
汛期来临,强降雨增多,我省进入“雨雨雨”的天气。雨天路面湿滑,一层“水膜”悄悄覆上路面,引起“水滑”现象,这可给大家的出行带来不小的麻烦。7月9日,山西高速交警通报了两起“水滑”引发的事故。
雨天急踩刹车引发事故
7月8日18时左右,高速交警五支队七大队辖区沧榆高速路段,发生一起小轿车撞中央护栏单方事故,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民警抵达现场后看到,一辆小车受损严重,车辆碎片散落一地,中央护栏也出现大面积损坏。
经了解,事发时天降大雨,路面存在积水,驾驶员在湿滑的路面和不佳的行车视线下,未保持安全车速行驶,且在遇紧急情况时,因采取急踩刹车、猛打转向等不当操作,致使车辆失控,与中央护栏发生剧烈碰撞。碰撞后,车辆继续向前行驶约300米,驾驶员才成功将车靠边停下。经认定,该驾驶员需承担此次事故的全部责任。
民警提醒,在降雨、视线不良等恶劣天气条件下,驾驶员务必降低车速,行车时应尽量靠右,同时,遇到紧急状况,切不可急打方向和猛踩刹车,以免车辆失控酿祸。
路滑车辆失控撞上隔离栏起火
7月2日19时许,二广高速白草口隧道路段,一辆行驶中的大型货车因雨天路滑发生失控,车头撞上路中央隔离栏,瞬间导致车头爆燃起火,司机被困驾驶室内命悬一线,情况万分危急。
险情发生后,正在该路段执行巡逻任务的高速交警第一时间发现事故。面对熊熊燃烧的货车和被困司机的呼救,巡逻民警没有丝毫犹豫,迅速将警车安全停靠,做好防护,冲向起火车辆。
此时,外部火势在雨水的浇淋下已经基本扑灭,但是车底油箱旁边还在着火,随时可能发生爆炸。民警迅速评估现场,果断决定破窗救人,他随手找了一块石块,奋力击碎车窗玻璃。由于情况紧急且车窗玻璃破碎锋利,参与救援的民警手部、腕部及胳膊多处被玻璃碎片划伤,但他强忍伤痛,坚持完成救援任务,确保被困司机的生命安全。受伤民警事后也及时接受了医疗处理。
目前,事故具体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遇上“水滑”牢记这些注意事项
“水滑”现象,可能很多新驾驶员没听说过,它指的是雨天高速行车时,轮胎和路面之间的积水不能被有效排除,轮胎浮于水层表面,在路面上滑行的现象。出现“水滑”现象的时候,由于轮胎和路面之间并不直接接触,摩擦力极小,汽车此时无法被有效控制,严重时整个车辆会突然变向,甚至翻车。
与干燥路面相比,雨天路面湿滑,摩擦系数降低。车速越快,附着力越低,失控打滑的风险也越高。要确保雨天行车安全,以下安全行车指南要记牢。
首先,只要是雨天行车,就一定要降低车速,这是一个基本常识。因为发生“水滑”现象,车速越快,失控风险越大。这样的正比关系也就意味着,较低的车速将大幅度降低后果的严重程度。在较低车速下,即便感受到车头偏摆,只要稳住方向盘,车辆一般都是可控的,并不会造成严重后果。
其次,发生“水滑”现象后,避免因紧张而采取紧急制动。正确的做法是,尽量控制住车速,不要猛踩刹车,缓抬油门踏板,尽量把持住方向,等车速降下来,“水滑”现象自然就消失了。
此外,交警提醒,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遇有雾、雨、雪、沙尘等低能见度气象条件时,行驶速度需要降低,安全距离应该拉长。当能见度小于200米,须与前车保持100米以上距离;当能见度小于100米,须与前车保持50米以上距离;当能见度小于50米,应从高速公路驶出。
行车中要合理利用灯光,保证自己“被看见”。能见度小于200米时,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和前后位灯,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60公里,与同车道前车保持100米以上的距离;能见度小于100米时,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前后位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40公里,与同车道前车保持50米以上的距离;能见度小于50米时,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前后位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20公里,并从最近的出口尽快驶离高速公路。
山西晚报·山河+记者 杨晶
提醒
雨天出行小贴士
步行篇
1.避开“吃人”的井盖。水面形成漩涡,一定要绕着走,那可能代表着下水道井盖是打开的。
2.带好雨具。不想淋成落汤鸡的小伙伴一定要准备一把雨伞,同时雨鞋也是很有必要的,光脚蹚水很可能会导致细菌滋生。
3.远离车辆。雨天路滑,司机视线模糊,车辆易与行人造成交通事故。走在路边不想被溅水,一定要远离车辆哦。
骑车篇
1.保证视线。雨天骑车出行,视线易模糊,不要为了免遭雨淋而埋头猛骑,可以准备防风镜,挡雨的同时保证视线清晰。
2.控制速度。雨天路面湿滑,容易侧滑摔倒,骑车的小伙伴要注意缓行、保持安全车距、耐心避让。
躲雨篇
1.远离广告牌。雨天躲雨时要远离广告牌以及铁架之类可能会掉落的东西,防止被砸伤。
2.远离带电物品。远离电线杆、变电箱之类带电的东西,防止因为漏电而触电。
3.远离大树。大树属于导电体,雷电流流经树干会产生很高的电压,在树下的人很容易被击倒。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