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领导山西抗战的历史画卷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山西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图10

图11


  

中共中央对山西抗战的部署

  图1 为平型关战斗缴获的部分武器装备。
  图2 1937年10月13日,忻口战役正式打响。忻口战役历时20余天,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初期,华北战场上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一场战役。为配合忻口战役,八路军第一二〇师在雁门关地区两次设伏,重创日军,有力地配合了忻口战场国民党军队的正面作战。图为第一二〇师师长贺龙(右一)与周士第(右二)、关向应(左二)、甘泗淇(左一)在雁门关前线观察地形。
  图3 为战斗中击毁的日军汽车。
  图4 《大公报》关于雁门关伏击战的报道。
  图5 八路军第一二〇师向晋西北挺进。
  图6 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向晋东南挺进。
  图7 1937年11月4日,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第一二九师主力在正太路以南广阳地区侧击西犯之敌,给日军以沉重打击。图为广阳战斗前线。
  图8 1937年10月19日,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七六九团夜袭阳明堡日军机场,烧毁敌机24架,歼敌百余人。图为在战斗中牺牲的营长赵崇德烈士及《新中华报》对这次战斗的报道。
  

山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发展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在中共中央和北方局的直接领导下,山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一步巩固和发展。1937年8月1日,成立了第一支山西新军——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随后山西新军发展为4个决死纵队、1个工人武装自卫旅、3个政治保卫旅、3个保安司令部、1个暂编第一师,共计50个团。这支部队的政治委员和各级政工干部都由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担任,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在配合八路军开辟抗日根据地、抗击日本侵略军方面起了重大作用。1937年9月20日,成立了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简称战动总会)。国民党元老、爱国将领续范亭担任战动总会主任委员,中共派邓小平、彭雪枫、程子华、南汉宸为共产党、八路军代表参加了战动总会的领导工作。中国共产党和阎锡山当局双方形成固定的组织、共同的纲领。战动总会在晋西北、晋察绥的战地,担负起动员、组织、武装群众,配合八路军开展游击战争的重任,发挥了统一战线的“初步政权”作用。在山西广大的战区农村,人民群众组织起来,成立抗日武装,在晋北各县普遍都有200至500人的人民武装自卫队。1937年10月,成成中学成立师生抗日义勇队,11月改编为成成中学师生抗日游击队,12月改编为“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抗日游击第四支队”,开赴晋西北抗日前线,与八路军第一二〇师并肩作战,被誉为“青年运动的一面旗帜”。(连载2)
  图9 1937年8月,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成立。9月,决死队从太原出发,迎敌北上,开赴晋东北,23日,渡过滹沱河,向五台东冶前进。
  图10 1937年9月20日,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在太原正式宣告成立。作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战动总会成立后,即配合中共地方党组织和八路军及其他抗日部队,动员、组织、武装群众,建立抗日政权,创建抗日根据地。图为战动总会主任续范亭(前站立者右一)、委员李公朴(前站立者右二)等合影。
  图11 1938年春,山西新军发展到5个纵队(旅)(含工卫旅),之后又组建了暂编第一师和3个政治保卫旅。图为青年抗敌决死队开展抗日宣传工作。

文图由中共山西省委党史研究院(山西省地方志研究院)提供

(责编:刘_洋、刘洋)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