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山西博物院:数字魔法点亮历史星河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山西博物院:数字魔法点亮历史星河
系列动画视频“晋文公的盘”打造了专属的IP形象。山西博物院供图
太原汾河岸畔,今古之音共鸣。5月14日,记者一进入山西博物院数字展区,就仿佛踏入一个虚实交织的奇幻世界。举起手机对准展柜旁的二维码一扫,西周晋侯鸟尊即刻舒展双翼,青铜羽翼间流转的纹路化作动态光影,讲述着三千年前匠人熔金铸器的匠心传奇;商代鸮卣眨动着圆溜溜的眼睛,从威严的礼器瞬间变身为萌态可掬的“猫头鹰”,引得参观者忍俊不禁。
这场文物“复活秀”的背后,是前沿科技与传统文化的深度碰撞。山西博物院的数字团队运用3D建模技术,将文物的每一处纹路、每一道锈迹都精准复刻,再借助AR增强现实技术,让虚拟文物“空降”现实场景。
在“晋魂”数字主题展中,11件镇馆之宝通过全息投影悬浮空中,观众绕着文物缓缓踱步,连器物底部细微的铭文都清晰可见。
山西博物院推出的“无边界历史教室”系列课程,是专为不同年龄段青少年设计的文化教育项目。其中,“晋地奇旅”多媒体动画课面向6—12岁儿童,通过40集动画展开历史冒险——活泼的小萌鸟与时空博士带领孩子们穿越历史长河,每集以生动趣味的叙事呈现山西文化精髓。而“少年博物课”则针对12—18岁青少年,以文物和遗址为切入点,深度解读其背后的历史脉络与文明发展,课程线上播放量突破1200万次。该项目还走出国门,直抵法国里昂国际学校的课堂,成为展示三晋文化魅力的重要海外窗口。
博物院的系列动画视频也是一绝。“晋文公的盘”围绕着春秋时期的青铜器晋公盘,打造了专属的IP形象。五集动画从不同角度出发,把晋公盘背后的故事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地展现出来。
如今,山西博物院的探索仍在继续。“云上晋博”计划正稳步推进,这场由数字技术点燃的文博创新之火,不仅照亮了古老文物的新生之路,更为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提供了闪耀的“山西样本”,让千年文明在新时代绽放出夺目光彩。
本报记者王荔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