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敢投敢闯的底气更足了!”

——我省民营经济代表人士畅谈《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山西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4月30日,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以下简称《民营经济促进法》)经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将于2025年5月20日起施行。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民营经济促进法》回应了各方关切,将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保证各类经济组织公平参与市场竞争,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令我省广大民营经济人士倍感振奋、深受鼓舞。大家纷纷表示,《民营经济促进法》将有力支持、帮助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公平竞争、投资融资、科技创新等问题,增强了广大晋商的发展信心与决心,它将引领山西民营经济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破除壁垒提振信心

  《民营经济促进法》第一次将“两个毫不动摇”写进法律,第一次明确民营经济法律地位,第一次明确规定:“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政策。”
  “真正让民营企业家感受到了‘法治护航’的坚实力量。”山西黄河中药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履世长期关注《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进程。山西省广告协会会长李亚英表示,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国家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上升到法律层面,将成为民营企业家敢于创新、敢担风险、轻装上阵、大胆发展,激活市场经济的重要变量。
  《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出台,首次以基础性法律形式将“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文本,明确“非禁即入”原则,直击民营企业长期面临的“玻璃门”“旋转门”等痛点。山西华翔集团总裁王渊对此深有共鸣:“法律让‘政策红利’变成‘制度保障’,我们敢投敢闯的底气更足了!”山西省黑龙江商会会长张士维表示,它不仅消除了我们在市场竞争中的后顾之忧,更为我们拓展业务、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从制度性保障到实践性突破,法治红利的释放让企业家们信心倍增。“‘公平的基因’始终贯穿《民营经济促进法》始终。”美锦能源董事长姚锦龙认为,《民营经济促进法》在保障民营企业家权益、助力“自己人”安心发展上,作用重大。“《民营经济促进法》将为民营企业营造更加公平、稳定、可预期的发展环境,激发民营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黄河山西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穆映江表示,广大青年晋商将坚定发展信心,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发展步伐,为山西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青春力量。世恒铁路董事长贾世庆则将法律比作“定心丸”:“《民营经济促进法》让我们放开手脚,在轨道交通领域加速布局新赛道。”

引领高质量转型升级

  创新是民营经济的灵魂,而法律的护航让创新之路更加宽广。《民营经济促进法》专设“科技创新”章节,支持民企牵头重大科技攻关,开放科研基础设施,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制造业企业率先驶入智造快车道。华翔集团自主打造“八大系统”平台,通过数字化固化精益生产体系,生产效率提升30%,单吨成本降低千元;建邦集团建设全流程数智工厂,应用物联网、5G技术实现能耗降低37%,入选工信部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山西省信息技术产业协会会长张小冬表示,在信息产业领域技术迭代迅速,《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出台可以有效促使民营信息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吸引高端人才,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
  “双碳”目标下,法律支持的绿色技术转型成为民企发力重点。建邦集团投资10亿元建设精品钢管生产线,构建“电炉短流程”炼钢体系;美锦能源延伸氢能产业链,探索碳配额融资新模式;永昌科技董事长张晋花透露,企业将煤矿智能化投入提升至年营收的15%。“《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出台让民营企业能够放开手脚,积极投身市场竞争。”中德集团董事长程田青说,其“五恒系统门窗”技术正是绿色创新的成果。
  此外,天元集团打造“销售-回收-拆解-再生”循环经济产业链,年处理废旧家电超百万台;黄河实业探索“风光储+供热”零碳乡村模式,将光伏扶贫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诺维兰集团建设数字营销产业园,用“区域品牌+媒体矩阵”讲好山西故事。“法律支持的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思维变革。”山西诺维兰集团董事长朱建军表示,相信有《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指引,我省民营经济必将迎来新的春天。
  “《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施行,是民营经济发展的新起点。”山西省江西商会会长吴小平表示,商会及全体会员企业将以此为契机,积极贯彻落实法律要求,在新的发展征程中勇担使命、开拓进取,为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推动践行责任与担当

  责任与担当,是晋商精神的千年传承,更是《民营经济促进法》赋予民营企业的时代使命。法律将履行社会责任纳入法治框架,推动民企在合规经营中践行“义利并举”。
  在反哺社会的实践中,我省民营企业成为共同富裕的生力军。建邦集团启动“千名产业工人培训计划”,为乡村振兴注入人才活水;山西省黄河公益基金会实施“英雄传承计划”,通过教育支持弘扬英模精神;朔州二马马集团捐资亿元建学校、助脱贫,旗下中学培养4万名大学生;中德集团在房地产调整期转型系统门窗与新能源零部件,安置就业超千人。“法律让公益从善举升华为责任。”朔州二马马集团公司董事长柳雁勇表示,要牢记社会责任是民营企业发展的光荣使命。
  “法律是保护伞,更是指南针,合规经营才能筑稳根基。”吴晓年介绍,建邦集团累计投入40亿元用于环保改造,通过五大管理体系认证;美锦能源建议法律增加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民企权益保护条款,推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立法既是保障,也是鞭策。”山西省浙江商会会长黄志强表示,作为一名民营企业家,要始终贯彻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有关规定,坚持依法经营,守正创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以企业健康发展回馈法治环境的优化,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三晋潮涌处,破局正当时。当《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春风吹过三晋大地,“提信心”筑牢了民营企业“敢闯敢投”的根基,“优环境”清除了“轻装前行”的障碍,“促发展”激活了“创新突围”的动能,新时代晋商正以法治为帆,在高质量发展的航程中破浪前行。

吴晋臣

山西永鑫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梁博
满怀创业报国情 专心致志谋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我们民营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更赋予了我们新的使命与担当。作为新时代晋商精神的传承者,我们深感责任重大,要大胆探索将晋商精神融入企业发展的各环节和全过程的实践路径,通过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促进共同富裕贡献民营企业的力量。
  永鑫集团自2003年创立以来,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绿色循环发展为路径,打造了从煤到焦到化到新材料的全产业链,正在形成以煤气焦化、铁路物流、有色金属和国际贸易为“一体”,以中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和金融资本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发展战略新格局,连续多年入选中国能源(集团)500强榜单和山西省民营企业百强名单,获评全国绿色工厂、全国绿色矿山、山西省重点产业链碳基新材料产业链“链主”企业。
  永鑫集团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决策部署,积极响应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万企兴万村”行动号召,充分发挥企业带动作用,跨越转型投资成立岳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深入挖掘山西中药材资源优势,大力实施现代医药产业园区项目,创造性地将企业发展与促进乡村振兴有机结合,推动了山西道地中药材“一二三产”全产业链开发,有力促进了共同富裕进程。截至目前投资1.5亿元,建成连翘标准化示范基地7000亩,完成连翘良种选育、种苗繁育基地、标准化叶用林及标准化野生抚育基地等2.2万亩,酸枣基地1.2万亩,直接带动5800余人增收,户均增收5.4万元。
  永鑫集团始终注重维护职工权益,坚持依法用工、规范用工,先后获得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就业与社会保障先进民营企业等荣誉称号。截至目前,集团共解决就业4500余人,其中大学生1100余人,吸纳县域周边人员就业3200余人,有效带动了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促进了县域高质量充分就业。
  此外,永鑫集团秉持“财富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的理念,多年来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教育事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无偿捐助累计1.3亿余元,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特别是近几年来,出资3100余万元建设安泽县小李村红色研学基地并无偿移交政府,每年捐资500余万元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今后,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和晋商精神,坚定发展信心,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持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打开跨越转型发展新局面。同时,我们将一如既往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多向社会奉献爱心,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西篇章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华联农业发展(阳高)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孙志明
弘扬晋商精神 扎根乡村振兴

  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深情寄语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要满怀创业和报国激情,不断提升理想境界,厚植家国情怀,富而思源、富而思进。作为一名从建筑房地产行业转型到农业领域的创业者,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带给我极大的激励与鼓舞,我深知肩上的责任重大,但更坚信脚下这条路的光明与意义,对做好农业龙头企业,推动大同农业现代化发展,实现产业升级充满信心。
  转型农业不是简单的“种地”,而是要用工业化的思维、市场化的手段来破解传统农业的发展困局。我们投资建设了占地2400亩,以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园——华联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园通过引入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提供技术共享、标准化种植和管理培训,创建出适合阳高发展的产业模式,提升了全县设施农业种植水平,有力带动了农民共同致富。特别是依托阳高县资源禀赋打造的“阳高红”西红柿远销全国大型农产品交易市场,华联农业的创新实践成功入选全国“万企兴万村”行动优秀案例库第一批入库案例。
  在华联农业发展过程中,“肩并肩、手拉手、心连心”一直是我内心不变的情怀。我们以“肩并肩”方式,联合全县11个乡镇35个村,推广“订单收购+分红”“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模式,让农民有稳定收益;以“手拉手”方式,通过消费帮扶、就业帮扶、技能培训、公益捐赠、电商线上销售等,让土地带给农民更大的收益;以“心连心”方式,积极开展各种为民服务活动,扎实推动“万企兴万村”行动落实落地。
  民营企业座谈会传递了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的重视和支持,释放的积极信号令人振奋,更进一步坚定了华联农业的发展信心和底气,让华联农业对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和清晰的规划。我们企业将继续深耕农业赛道,发展有机农业园区,打造高新农业技术企业;发挥推广农业合作社成功模式,扩大规模和标准化种植,提升“五个农夫”的品牌影响力,试种高端蔬菜品种,成为直供北京的蔬菜基地,让蔬菜产业真正成为阳高县、大同市的富民产业。
  站在新的起点上,华联农业将在发展过程中践行更大的社会责任,持续厚植家国情怀,以产业报国为己任,紧跟国家战略需求,牢记嘱托,挺膺担当,抓住时代机遇,务实创新、克难奋进,以新质生产力推动绿色农业产业升级,为乡村振兴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责编:刘洋、李琳)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