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关键词 看山西春灌新气象
3个关键词 看山西春灌新气象
春风卷起新翻的泥土香,三晋大地从南至北农事渐忙。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西谷乡村民雷锁元这几天心里踏实多了:“8亩玉米已经全部种下,土壤墒情好,出苗率肯定高。”
俗话说:“春旱一年丢”,农田喝好水,关乎全年粮仓成色。当前,山西全力做好农业生产用水保障,截至4月16日,全省已有134 处大中型灌区开启春灌供水,累计上水4.5亿立方米,灌溉面积442.4万亩,汩汩“丰收水”畅流田间。
引得来——
加强多水源联合调度
柳枝绿,梨花开,行驶在晋中市祁县古县镇的乡间小道,满树梨花似云似雪。
晋中市祁县古县镇下闫灿村村民正在为梨花授粉。人民网记者 焦搏文摄
酥梨是当地重要支柱产业,但灌溉水源不足、地下水超采一度制约着产业发展壮大。“过去浇地用机井,刚放水时水量还行,可抽着抽着就越来越没劲儿。”古县镇下闫灿村村民孟民先说。
2022年,古县镇酥梨基地提水灌溉工程落地,梨苑灌区投入运行,“水瓶颈”得以破解。“现在用上了地表水,灌溉不愁,种梨树也更有底气!”孟民先很是感慨。
水从何来?
孟民先所说的地表水,源自山西大水网四大骨干工程之一的东山供水工程,通过跨流域、跨区域,多水源联调,太行山脉东部水资源相对丰沛的漳河流域水源,流进了水资源较为匮乏的汾河流域晋中盆地,有效缓解了当地用水压力。
如今,梨苑灌区覆盖7个行政村和15个自然村组,灌溉面积2.2万亩,受益人口3479户,大水网工程延伸,源源不断地滋润着一块块农田。
这几天,古县镇即将开启春灌。“目前泵站设施设备已检修完成,我们及时关注土壤墒情,谋划供水方案,全力保障农户春灌需求。”祁县昌源河水利服务中心主任赵继刚说。
工作人员检修水泵设施。人民网记者 焦搏文摄
跨流域、跨区域调水,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今年,山西中小型水库蓄水量较上年同期增加了1700万立方米,同比增幅2.6%,数量众多、分布广泛的中小型水库与大水网相连通,进一步撑起了农田灌溉的“保障网”。
浇得上——
强化灌区输水保障
4月10日,晋中市祁县昭馀镇河湾村,眼见着农渠中水流潺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罗剑魁心里很高兴。
“过去浇地操心得很,时刻担心渠道漏不漏、水量够不够,每到春浇,在附近玻璃厂打工的种植户总得请长假、顾地里。”罗剑魁说,“现在村口的计量仪比眼睛看得还准,渠道做了防渗处理,浇地速度也快,乡亲们打工更安心了。”
河湾村受益于建于1952年的昌源河灌区,这也是祁县唯一一座中型灌区,灌溉面积16.08万亩,春灌正当时,汩汩清流顺着渠道润泽田间。
粮食稳产增产,离不开大中型灌区的坚实保障。山西166处大中型灌区以占全省22%的耕地面积生产了65%以上的粮食和62%以上的经济作物。按照“多用地表水、少用地下水、用足黄河水”的灌溉水资源配置思路,山西推进“一灌区一方案”精细化管理,科学配置用水,推广高效节水措施,全力确保应浇尽浇、应灌则灌。
汾河水库加大下泄流量。人民网记者 焦搏文摄
2月5日,夹马口灌区在山西率先启动春灌首轮供水,确保灌区44.35万亩冬小麦、30.65万亩经济作物及时喝足“丰产水”;大禹渡灌区加大开机流量,确保4月中旬左右灌区冬小麦普浇一水;尊村灌区结合龙门水文站黄河水量、降雨量等因素,及时预测黄河来水,确保足额提水。
禹门口灌区、汾河灌区,依托“政府主导+用水协会协同+农户参与”的三级联动机制,实行“24小时轮班值守+网格化巡查”,有力保障了小麦、玉米、梨树等作物的生长用水需求。
截至目前,山西南部、中部多个大中型灌区灌溉进度已超过90%,有效缓解了部分地区冬春旱情对农作物生长的不利影响,为夺取夏粮和全年农业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用得好——
挖掘田间节水潜力
山西被誉为“华北水塔”,但桑干河、滹沱河、沁河、浊漳河、清漳河、卫河、大清河等主要河流都属于自产外流型水系,省内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7%,多节约一分水,就能为扩大耕地灌溉面积多出一份力。
2023年至2027年,山西力争新增、恢复300万亩水浇地,使全省灌溉总面积达2476万亩。保证粮食稳产丰收,节水灌溉势在必行。
从浇地向浇作物转变,管灌、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山西加快推广步伐。
运城市芮城县远鹏智慧农场,种粮大户胡天妮的两千亩小麦田用上桁架式自动喷灌机已是第2年。
灌溉时,喷灌机沿着设定好的导航路线移动,细密的水流缓缓洒下。提起喷灌的好处,胡天妮竖起大拇指:“过去大水漫灌,现在精准给水,整个小麦生长期亩均用水压减到120方左右,用水量能省50%以上。”
实施田面精细化管理,在节水灌溉上同样大有可为。
太原市清徐县敦化灌区在保持10.46万亩灌溉面积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打节堰、划小畦、平田整地等田面精细化管理,灌区总用水量由2020年的1500万方下降到今年的1200万方。清徐县也专门制定了节水灌溉奖励办法。从“大水漫灌”变“丝丝细流”,一块块节水田在“细水长流”中孕育着丰收的希望。
水利兴则民生惠。山西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锚定保障当前农业生产用水需求总目标,采取有效措施,全力保障春浇春灌工作,为粮食安全、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水支撑、水保障。
人民网记者 焦搏文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