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检察机关牢记司法为民初心,做实“检护民生”——
以检察“力度”提升民生“温度”
全省检察机关牢记司法为民初心,做实“检护民生”——
以检察“力度”提升民生“温度”
聚焦妇幼老残等特定群体权益保障,落实“检察+N”工作机制,着力提升民生温度;紧盯食药环农等群众身边急难愁盼,做实做优检察为民实事,倾力守护民生福祉;加强重点领域检察监督,助力社会治理效能提升,兜牢民生底线,绘就护航民生新画卷……
去年2月最高检在全国部署开展“检护民生”专项行动以来,全省检察机关紧盯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聚焦重点人群、重点领域,细化部署37项具体工作任务,统筹“四大检察”职能,一年时间里共办理各类民生案件1万余件,切实解决了一批群众身边急难愁盼,以检察“力度”提升民生“温度”。
构建“检察+N”工作机制
优化特定群体权益保障
“作为未成年人,文身之后,你的生活有变化吗?”
“刚开始我看见别人的文身觉得很酷,但是我文身之后,发现别人会对我指指点点,一些朋友也不再和我交往,现在好害怕别人看到我的文身,当初真不该文身。”
……
霍州市检察院不久前在办理一起网络诈骗案件时,发现未成年人王某(女,16周岁)胳膊、手指有多处文身。未检干警经询问、调查后发现,给王某文身的文身店没有询问其年龄和查看身份证件,且该店未依法办理营业执照、未设置禁止未成年人文身标志。该市检察院遂启动行政公益诉讼程序进行诉前磋商,相关部门收到磋商函后采取现场检查、询问当事人、收集固定书证等方式依法开展调查,及时对该文身店作出罚款并停止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
“未成年人文身不是私事,也不是家事,而是关系到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大事,是人民群众关注的民生问题,必须‘管’起来。”霍州市检察院检察长张临生表示,以能动履职为切入点,“亲亠娃”未检团队对市内的文身店进行普法宣传,在店铺显著位置张贴“禁止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标志,提醒店主有核实服务对象年龄的义务,帮助经营者依法经营、安全经营。
近年来,围绕妇幼老残等特定群体权益保障重点难点问题,我省检察机关协同社会力量,构建“检察+N”工作机制,持续优化政策供给。
专项行动期间,检察机关依法办理侵害未成年人刑事犯罪案件,持续推进三晋“爱心妈妈”结对关爱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三年行动,高频次举办“法治进校园”活动,帮助多名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落实教育、户籍等难题,持续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聚焦平等就业、身心健康,保障妇女基本权益;聚焦涉老财产、退休待遇、养老金发放等开展监督,助力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聚焦助残护残,开展涉残权益保障公益诉讼;聚焦劳动者权益保障,全省检察机关积极参与治理欠薪冬季专项行动,办理涉劳动关系、劳动报酬和工伤待遇等民事、行政纠纷案件,助力新业态就业人员工薪无忧。
省检察院会同省司法厅、省人社厅等七家单位构建特定群体劳动权益保障六项机制,与省总工会协同落实“一函两书”,建立“检察+工会”协作机制,以良好制度推动工作高水平开展。
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
守护民生领域安全防线
“生鲜灯”问题一度成为民生热点。平陆县检察院在对县域内部分生鲜超市、农贸市场开展实地调查时,发现部分商家存在使用不符合规范要求的“生鲜灯”情形,导致肉类食品颜色“失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对产品新鲜度的辨识,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为进一步规范市场主体经营行为,平陆县检察院向该县相关部门制发诉前检察建议,建议整改“生鲜灯”,引导商家诚信守法经营。相关部门收到检察建议后,立即对辖区内涉及食用农产品销售的场所进行了全面检查,对4家使用不符合规定的“生鲜灯”市场主体下达了责令整改通知书。
“生鲜灯”问题整治的背后是检察护航食品安全的生动实践。专项行动期间,全省检察机关围绕食药环农等群众身边急难愁盼,持续做实做优检察为民实事——
围绕食药领域,从严打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聚焦社区团购、网络营销、直播带货等新业态食品安全问题和涉及医疗美容行业等药品安全问题开展专项监督。
围绕生态环境领域,深化“河湖长+检察长”协作机制,部署开展黄河保护公益诉讼检察基层行活动,集中办理了一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生态环境领域公益诉讼案件。
围绕涉农领域,持续推进“农资打假”专项工作,办理涉及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纠纷等民事检察案件,围绕耕地保护、高标准农田建设、惠农资金管理使用等开展服务“三农”检察公益诉讼工作。省检察院“检察护农”相关典型案例获最高检和农业农村部肯定。
全力兜牢兜准民生底线
做实可感可及检察为民
平遥县检察院针对某医院公示的患者身份证号码、患病信息、社保账号等敏感个人信息未采取去标识化处理等问题立案调查,督促责任单位履职整改;
孝义市检察院通过办理一起获刑退休人员违规领取养老金案件,以点带面,监督追回冒领多领养老金160余万元;
省检察院就红色资源保护问题向省文物局制发检察建议,沁县检察院针对金融风险防范问题向县农商行制发检察建议,协同推动问题解决,取得良好效果;
……
以法治力量维护金融、社保基金、公民个人信息安全,是检察机关做实检察为民的生动体现。专项行动中,全省检察机关加强重点领域检察监督,助力社会治理效能提升。
——维护金融秩序安全,高质效办理金融借款合同纠纷等民事检察案件,依法对涉及借贷、保险类民事虚假诉讼案件提出监督,开展违法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专项活动,对执行违法提出监督。
——保障社保基金安全,依法对医保诈骗犯罪案件提起公诉,加强对社会保险类民事、行政和公益诉讼检察监督,坚决守护人民群众“看病钱”“救命钱”。
——守护公民信息安全,聚焦生物识别、医疗健康、行踪轨迹等敏感个人信息保护,深挖关联犯罪,从严惩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
围绕婚姻家庭、邻里亲友纠纷等民生案件,各地检察机关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组建办案团队积极引导,“小事”“小案”得以多元化解,减少了当事人诉累。聚焦金融、医疗、建筑等领域突出民生问题,全省检察机关灵活运用检察建议、专题报告、联席会议等方式推动问题“一揽子”解决,将个案办理发现的问题延伸至社会治理层面,拉长监督链条,努力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社会效果。
刘云峰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