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爱馨融合教育中心
在这里,“星星的孩子”回归“地球家园”
山西爱馨融合教育中心
在这里,“星星的孩子”回归“地球家园”
孩子们最喜欢音乐课。山西晚报记者 寇宁 摄
扫码看视频。拍摄:寇宁制作:张琪
本该上学的时间,10岁的男孩却在家里玩平板电脑,经过了解才知道,他是别人眼里的特殊孩子——“孤独症”患儿,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星星的孩子”,不能进入正常小学就学,家长不知如何是好。其实,“星星的孩子”还有很多,就这样被“藏”在家里,做了近40年幼教的退休教师彭福萍心里很是难受,总想着为他们做些什么。于是,在这种想法的“刺激”下,山西爱馨融合教育中心成立了,彭福萍任园长。
4月2日,山西晚报记者走进山西爱馨融合教育中心,孤独症孩子们正在美术、音乐等课堂里快乐学习。
据了解,该机构通过多元化教育方向,让孤独症孩子慢慢融合到正常环境中生活和学习,慢慢增加文化、艺术、综合素养等正规化教育和家长课堂等课程,给孩子们营造健康快乐的生活、学习环境。一年来,他们对孩子们的康复以融合教育为主导,通过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使孩子们在认知和社交沟通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变。这里有特教、幼教、艺术、体能、心理指导等师资团队,通过个训课、文化课、体能训练、素质培养等一对一的教育康复,发掘孩子的潜能,找出他们的兴趣点,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性。通过这样的教育康复模式,已经有许多孩子回到了正常的生活环境中。
说到孩子们的变化,彭福萍非常有成就感:3岁的男孩多多刚来到这里不会说话,老师以游戏的形式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玩耍,在游戏中观察孩子不说话的原因,耐心鼓励孩子说一个字、两个字……孩子在不知不觉的欢声笑语中模仿老师张嘴、发声,慢慢地,孩子变成了“小话痨”,现在已经在家附近的幼儿园正常入园了。
10岁的雷雷,是典型的孤独症男孩,会读会写,就是理解能力太差,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刻板行为严重,情绪也常常不稳定。通过一个学期的教育康复,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之前不接受和老师互动,如今可以认真地上各种课程。
……
正是因为看见这些孩子在大家的关爱下有了明显改变,一个个家庭因此变得幸福和谐,彭福萍和她的团队对自己的教育理念更有信心,他们继续为孤独症孩子奉献的信念更加坚定。彭福萍说,孤独症孩子是特殊孩子,但他们的特殊在老师眼里却是不同于普通孩子的闪光点。他们应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园,在适合他们的环境中快乐成长。而山西爱馨融合教育中心就是为这些“特别”的孩子建造的“地球家园”,他们不再是“星星的孩子”,他们也可以和其他孩子一样,在同一片大地上开心快乐地生活。
山西晚报记者 寇宁 摄影报道
1.舞蹈老师正在给孩子们排舞,因为孩子们要参加舞蹈比赛。
2.生活训练也很重要,老师在教孩子们自己叠衣服。
3.彭园长带着孩子们走进爱心超市,教孩子们怎样购物。
4.孤独症的孩子们和黄河少儿艺术团的孩子们一起上书法课。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