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高质量发展 深化全方位转型——新气象 新成效】汾水畅清入黄河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山西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汾河临汾段风光。王一霖摄


  自2023年我省印发《“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方案》以来,投资逾千亿元的生态保护工程持续推进,285个子工程目前全部开工,完工率达61.1%。伴随着一系列工程项目的竣工运行,我省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再上新台阶,2024年,黄河干流(山西段)水质连续三年稳定达到Ⅱ类,汾河入黄断面水质首次达到Ⅲ类优良。
  我省地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汾河流域是我省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生态环境保护压力较大的区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四次莅晋考察,足迹遍布沿黄四市和沿汾六市,对山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近年来,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科学谋划、系统部署,提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实验区,把从根本上稳定实现“一泓清水入黄河”作为其核心任务,加快实施一揽子生态保护工程,统筹治污、调水、清淤、增湿、绿岸一体实施,以骨干工程为抓手,对汾河干流及主要支流河道、岸线进行系统治理,为打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
  自2023年“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开工建设以来,我省生态环境部门会同省直有关部门和各市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坚持依法治污、科学治污、精准治污,坚持系统观念、治管并重,专班推进、上下联动,坚持服务解难、精准指导,强化“查、测、溯、治”,全面加强监管治理力度,高质高效推进285个子工程建设。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聚焦重点关键,深化综合治理,锚定水质改善目标,加强上下联动,奋力攻坚克难,加快推动“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和黄河干流流经县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加强调度通报、严格督导检查,推动重点工程建成达效;聚焦生活污水,补齐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短板,加快管网混错接改造,深化城镇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聚焦工业园区,加快工业园区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动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分质处理,持续开展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行动;聚焦黑臭水体,加大城市黑臭水体排查力度,实施分类整治,不断巩固黑臭水体整治成效;聚焦生态修复治理,加强对汾河干流及主要支流河道、岸线生物多样性保护,打造生态廊道,恢复清水绿岸、鱼翔浅底。
  随着一系列生态保护工程的落地见效,一处处黑臭水体华丽变身,一家家污水处理厂流出汩汩清流,一个个人工湿地飞鸟翩跹,汾河焕发出勃勃生机:汾河源头,碧水如镜,天光云影共徘徊;汾河百公里中游示范区,山水相映,碧波荡漾;万荣汾河入黄口,沃野千里,生机盎然。
  今年是我省“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的收官之年,目前,各项工程仍在有序推进,城镇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城乡黑臭水体整治、工业园区废水深度处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以及河湖生态化修复治理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逐步实施,“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的美好愿景正一步步成为肉眼可见的“实景图”。
  “一泓清水入黄河”既是重大的生态保护工程,也是普惠百姓的民生工程,在这个满目希望的春天,我省将继续高标准打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全力做好治水兴水大文章,奋力推动“一泓清水入黄河”目标早日实现,向习近平总书记和全省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本报记者程国媛

(责编:温文、马云梅)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