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省市汽车维保养护消费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

【聚焦3·15 共筑满意消费】汽车维保养护行业满意度仍有待提高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山西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本报太原3月15日讯(记者郝薇)“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前夕,一场由《中国消费者》杂志社联合山西、四川、云南等11省市的消费者协会(委员会)发起的“汽车维保养护消费满意度调查”活动正式收官。此次调查采用线上问卷方式,深入剖析了11省市消费者对汽车美容、养护、维修、改装等服务的消费习惯与偏好,共回收有效样本35710份,涵盖了广泛的年龄段与用车场景,深入了解消费者的诉求。
  近年来,随着汽车消费市场的日益扩大,汽车维保养护行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调查报告显示,该行业在提升服务能力、推动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选择。然而,在行业蓬勃发展的背后,仍有服务质量有待提升、维修效果未达预期、维修价格有猫腻等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
  其中,服务质量不稳定成为消费者最为诟病的痛点之一。高达41.38%的消费者表示,他们在接受服务时遭遇过质量不达标或维修效果未达期望等情况。山西消费者张先生提起他曾遇到的糟心事:“我的车在一次保养后竟然出现漏油现象,这让我对维修店的服务质量产生了严重质疑。”类似案例比比皆是,凸显出部分商家在维修过程中可能存在质量参差不齐、信息不透明等问题,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对行业的信任。
  此外,调查还发现,维修价格透明度不高、消费者满意度有待提升也是关注的焦点。调查结果显示:34.37%的消费者在服务过程中遭遇过额外收费的情况。四川消费者李女士在维修车辆时,发现商家未经她同意便擅自增加维修项目,导致维修费用大幅增加。她感慨:“本来只想换个零件,结果却花了一大笔冤枉钱。”价格透明度不足,不仅让消费者难以对比不同商家的服务价格,更可能引发消费纠纷,影响行业口碑。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维修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消费者的满意度。调查数据显示:35.38%的消费者认为维修效率有待提高。南京消费者王先生就曾因为车辆维修时间过长而耽误了重要行程:“我的车送去维修,结果等了整整一个星期才修好,这实在太让人头疼了。”
  此外,尽管数字化服务已广泛应用于汽车维保养护行业,但部分功能的使用率仍然较低,消费者体验存在分化。杭州消费者王女士表示,希望通过数字化平台预约服务实时了解维修进度,但实际操作中却事与愿违。
  针对上述问题,调查报告给出以下建议:经营者应注重提升服务质量,确保使用高质量的零部件,并提供透明的价格和服务流程。同时,加强售后服务,及时响应消费者需求,提升用户体验。
  消费者应加强对汽车维保养护知识的了解,增强维权意识,在选择服务时,优先考虑品牌信誉、价格透明度和服务质量,避免因贪图低价而选择服务质量不佳的商家。
  监管部门应高度重视汽车服务行业存在的乱象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整治。建立透明的价格公示平台,方便消费者查询和对比服务价格;建立行业黑名单制度,公示违规企业;推动制定行业服务标准,确保商家提供的服务符合规范。
  据悉,此次调查不仅揭示了汽车维保养护行业存在的问题,更为行业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共筑满意消费,需要经营者、消费者与监管部门三方共同努力,共同推动汽车维保养护行业进步。

(责编:马云梅、温文)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