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检察机关综合运用“四大检察”职能,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用法治之力护企前行
全省检察机关综合运用“四大检察”职能,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用法治之力护企前行
制定并落实31项举措维护企业合法权益;起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2997人;纠正超标的“查扣冻”企业财产违法案件80件;清理涉企刑事“挂案”329件;起诉企业关键岗位人员职务侵占等犯罪187人;向市场监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14份……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聚焦护航高质量发展这一重点任务,去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锚定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抓实31项重点任务举措,统筹履行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职能,强化综合履职,引深数字检察,充分发挥检察智慧,涉企检察监督取得积极成效。
“四大检察”共同发力
营造安全稳定法治环境
去年,省检察院办理的某电力公司与某建筑公司买卖合同纠纷一案,遵循意思自治与合法原则,协同法院依法促成和解,实质性化解诉争纠纷。
全省检察机关聚焦重点任务,“四大检察”共同发力,以扎实举措,积极营造安全稳定的法治环境。
做优刑事检察监督,严惩涉企刑事犯罪,依法严惩企业“内鬼式”职务犯罪,严惩危害生产安全犯罪,依法批捕、起诉,并就安全生产工作向有关单位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强化安全责任落实;保持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涉众型金融犯罪的高压态势,依法严厉打击惩治骗取金融机构资金犯罪;开展涉案“空壳公司”专项治理,会同公安机关清理涉企“挂案”,帮助企业卸下包袱、轻装前行,助力企业提振信心重焕经营活力。
民事检察监督方面,全省检察机关聚焦买卖合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等监督重点,着力办理涉企民商事生效裁判监督案件,开展“对人民法院民事执行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案件专项监督行动”,强化内部线索移送,办理涉企虚假诉讼监督案件,从源头上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阳城县检察院在对一起行政非诉执行终结本次执行案件监督过程中,查明被执行对象系“空壳公司”,公司实际控制人具有履行能力,公司股东未履行出资义务,于是分别向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制发检察建议,推动案件执行到位。
办案过程中,全省检察机关坚持生效裁判监督与审判活动监督并重,维护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坚持监督与支持并重,促进严格执法、依法行政;加强涉企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综合运用多种方式解决企业正当诉求,减少企业诉累。以强化公益诉讼检察为抓手,高质效办理了一批食药安全领域、矿山安全生产领域、涉企政策补贴等公益诉讼案件,为护航企业生产安全,促进企业规范经营提供了检察支撑。
综合履职完善机制
营造公平公正市场环境
“见证太原历史的,就是现在活着的老字号。知识产权保护合力催生出企业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迎泽区检察院在“中华老字号”太原大宁堂药业有限公司、太原市宁化府益源庆醋业有限公司开展走访时,企业负责人对检察机关护航民营企业发展表达真诚谢意。
走访中,检察机关与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了解企业法律诉求,上门问诊、现场开方,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作用,对企业知识产权实现全链条精细化保护。
聚焦强化知识产权综合履职,省检察院部署开展“护航三晋品牌”检察监督专项活动,围绕涉外知名品牌、全国知名品牌以及具有山西辨识度的三晋老字号、地理标志产品、中医药、文化文博创新产品等,以“四大检察”综合履职、一体履职开展检察保护工作,落实“一案四查”机制,办理若干知识产权案件、知识产权综合履职案件。
出台知识产权高质效办案工作规范,建立特邀检察官助理、共享技术调查官人才库,有力提升知识产权办案质效。
对受理的涉企案件必须规范“标记”、对涉企案件必须进行办案经济影响评估和办案风险评估、对涉企案件必须由院领导审核把关的“三必须”专管机制,完善了涉企案件办理规范,持续规范检察办案行为,进一步提高了检察办案质效。
与山西金融监管局会签《山西金融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协作工作机制》,联合省法院制定《关于规范办理民事抗诉和再审检察建议案件的实施办法(试行)》,联合省知识产权局完成《知识产权技术调查官协助办案工作规范》地方标准的立项和撰写工作……全省检察机关发力线索移送、衔接反馈,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协同配合机制不断完善,护航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更足。
创优提升服务质效
营造健康和谐发展环境
建立“京津冀+晋蒙”检察机关数字检察跨区域协作机制;加大法律监督模型研发推广力度,我省12个法律监督模型被最高检发布推广;运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办成案3026件……
数字检察是数字时代背景下检察机关探索履职的新形式。全省检察机关以深入推进数字检察战略为抓手,以现代信息技术赋能涉企检察监督,强化大数据模型应用,精准开展法律监督。大同铁路运输检察院采用“刑事财产刑执行监督模型”进行大数据比对碰撞,发现超期移送案件有效线索,向法院制发检察建议,推进应立尽立、应执尽执。
围绕畅通涉企诉求渠道,全省检察机关用好用足12309检察服务中心,发挥涉企信访事项办理绿色通道作用,提升办理质效。晋城市检察机关对涉企诉求实现“一站受理、优先审查、快速办理、及时答复”,对诬告、诽谤企业等不实信访、举报实行快查、快结、快澄。大同市平城区人民检察院打造“12309+12345”贯通机制,实现涉企法律诉求“接诉即办”,以更优机制建设促进服务提升。
问需于企,培厚法治沃土。太原铁路检察机关深入大秦铁路线,就服务保障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进行专题调研,对安全生产、劳动用工提出法律建议。全省检察机关去年常态化开展问需问计,围绕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开展入企服务2000余次,扎实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沉浸式以案释法,引导企业家牢记依法经营底线,提高了企业以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的自警力、自醒力。
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须久久为功,涉企检察监督更需持之以恒。全省检察机关将继续牢牢抓住“护”这个关键,综合运用“四大检察”职能,把检察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抓紧抓细抓实,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检察智慧,为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检察力量。
刘云峰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