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今日推出新春走基层特别报道
共享非遗春节 品味三晋年味
本报今日推出新春走基层特别报道
共享非遗春节 品味三晋年味
扫描二维码,观看相关视频。 拍摄:钟清 制作:张舒敏
扫描二维码,观看相关视频。 拍摄:李婷 制作:李慧辰
扫描二维码,观看相关视频。 拍摄:赵丽娜 制作:张婷
扫描二维码,观看相关视频。 拍摄:薛建英 制作:张婷
2025年,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中国年,当非遗的光芒点亮新春,传统与现代交织,绘就一幅盛世团圆图。
新春佳节,山西大地年味氤氲,处处是欢腾的气息。记者化身时光记录者,深入三晋大地的每一寸土地,用镜头捕捉新春的温暖与热闹。永济背冰,壮士袒露胸膛,无畏寒冬,传承着先辈的坚毅;空中飞狮,彩狮灵动飞跃,演绎着生活的激昂;王家大院的狮王争霸,威风凛凛,诉说着岁月的豪情;襄汾新春庙会,熙熙攘攘,满是人间烟火的温情。
与此同时,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劳动者忙碌的身影构成了独特的新年图景:医护人员在病房中守护生命,交警在路口指挥交通,快递员穿梭在大街小巷传递温暖,他们放弃与家人团聚,只为让更多人能安心过节。
这些非遗活动,是历史的沉淀,是文化的传承,它们在岁月长河中熠熠生辉。而那些坚守岗位的劳动者,同样是时代的贡献者,他们的付出值得被铭记。我们希望通过这一系列报道,让更多人领略山西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也让大家看到这些坚守岗位的身影,让远方的游子、坚守岗位的奋斗者,都能在这光影之间,找到那份对家乡的眷恋和对团圆的渴望。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个非遗春节,共品年味,共赏文化之美,共赞坚守的力量。
山西晚报记者 王冠兴
太原
除夕到初七 钟楼街接待游客98.8万人次
山西晚报讯(记者 李婷 钟清)2月4日,山西晚报记者从太原市迎泽区钟楼步行街综合服务中心了解到:2025年春节假期(除夕至初七),钟楼步行街累计接待市民游客98.8万人次,同比增长7.27%,街区销售额同比增长43.42%。
相关负责人介绍,自1月29日开始,围绕“2025我们一起在太原过年”新春主题,落地6座“钟宝儿”打卡场景,举办舞狮采青送福、新春国风音乐汇和舞蹈演艺等精彩活动,为市民游客提供良好的节庆互动体验。
5天10万余人次 晋祠景区春节期间游客激增
2025年春节期间,太原晋祠景区游客数量显著增加。据统计,自1月29日(正月初一)至2月2日(正月初五),短短5天内,来晋祠旅游的省内外游客达10万余人次,与去年同比上涨16%。2月2日(正月初五),山西晚报记者走进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晋祠实地探访。
观历史景点赏古建
2月2日上午9时许,晋祠景区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记者看到,虽然景区内游人如织,但秩序井然,每一位游客的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喜悦。圣母殿、水镜台等多处著名景点前,游客们纷纷驻足停留,一边认真听着导游讲解历史文化故事,一边用手机镜头记录这美好瞬间。晋祠博物馆公众接待部副主任闫丽如表示,由于春节假期的旅游热潮以及晋祠本身的历史文化价值,使晋祠游客数量激增。因此,为保证游客安全观景,晋祠景区采取了多项措施。
难老泉水位上涨引游客打卡
2月2日上午10时许,位于晋祠核心区域的难老泉中,山西晚报记者看到,几眼清澈的泉水从地下涌出,形成一池碧水。而在水中最大的泉眼处,水流喷涌而出,瞬间水花四溅,并发出清脆的潺潺声,泉水清澈至极,水底的卵石、水草清晰可见,仿佛触手可及。
太原晋祠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早在春节前夕,2024年年底,难老泉监测水位较上一年同期升高0.76米,达到1.12米,创出流以来新高;2024年累计出流273天,达全年总时长的75%以上。难老泉便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春节期间,晋祠博物馆平均单日客流量达万余人,仅大年初一至初五,短短5天时间,客流量为10万余人,这其中,有不少游客是奔着一睹难老泉喷涌奇观而来。”闫丽如向记者介绍。
闫丽如表示,在春节期间晋祠景区还精心准备了一系列传统文化活动,包括猜灯谜、写福字、投壶射箭、舞龙舞狮等传统年俗活动,以及旱船、刘三姐推车等非遗艺术展示,让游客们沉浸式体验传统年俗。
山西晚报记者 李婷
临汾
洪洞大槐树景区 民俗中国年好戏连台
春节期间,洪洞大槐树景区张灯结彩,推出“第十九届民俗中国年”系列活动,以“白+黑”模式,开启非遗+民俗+研学+演艺春节限定套餐,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回家过年。
在景区民俗村明代四合院,移民剧游《移民前一天》正式开演。此剧以其沉浸式的剧情编排和丰富多元的互动体验,成功带领游客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那个波澜壮阔的历史时期。在剧中,游客不再是旁观者,更是故事的参与者,亲身探寻大槐树移民背后那些感人至深的故事,体悟先辈背井离乡的坚韧与不舍,触摸那段厚重的历史文化。
同时,家训与家书活动区域也是人头攒动。工作人员耐心地为游客讲解家训背后的深厚文化内涵。不少游客坐在桌前,在信纸上,一笔一划认真地书写着家书,将平日里难以言说的思念与祝福,化作温暖的文字,传递给远方的亲人。
夜幕降临,洪洞大槐树景区的夜游项目热闹非凡,吸引着游客前来游玩。
大槐树景区在春节夜间游览期间还邀请了网络大火的“火”系非遗表演——“飞天凤舞·铁花魂”活动,其中囊括喷火、打火花、火壶等,为游客们奉上一场绚烂夺目的非遗盛宴。
山西晚报记者 赵丽娜 刘江
运城
绛州古城 视听盛宴乐享“中国年”
“鼓乐之地展新韵,人美地美生机韵!今年回到家乡——新绛喜迎新春,发现这里的变化真大,特别是初一至十五举行的‘绛州古城中国年’活动,更是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真心欢迎大家来绛州古城,共迎蛇年新春。”正月初一,来自太原的小伙王飞激动地说。
当日,绛州署景区年味十足、好戏连台。身着古代官服的“县太爷”带领众“衙内”走出州署,向游客们拱手送出新春祝福,引得众多游客拍照留念。紧接着,随着鼓手手中的鼓槌上下翻飞,激昂的鼓点瞬间点燃了现场气氛,国家级非遗绛州鼓乐演出引得观众掌声不断。情景戏《州衙闹春——知府迎宾》《州衙闹春——知府升堂》精彩上演。演员们凭借精湛的演技,将古代州衙场景原汁原味地呈现在游客眼前。蒲剧展演、皮影表演、晋南唢呐等各类精彩文艺轮番上演,为游客带来一场场视听盛宴。
据了解,正月初一,仅绛州署景区及外围客流量就达12万人。此外,春节期间,新绛县还在绛州署、龙兴寺、龙兴街、龙兴广场、绛州广场、劝学广场、南门广场、三馆南广场、县城入口布置了灯展,建成区范围内龙兴街、正平街、迎宾路、北环路等主要路段进行了亮化。
山西晚报记者 薛建英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