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答卷丨追新逐绿 向效而行——山西奋力书写深化全方位转型新答卷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山西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新华网太原1月21日电 题:追新逐绿 向效而行——山西奋力书写深化全方位转型新答卷

新华社记者赵东辉、梁晓飞、李紫薇、樊欣阳

创新能力排名上升5位,“新三样”出口增长两倍多,综合算力指数稳居全国第一方阵,晋祠难老泉水位创新高……在刚刚闭幕的山西省两会上,一项项新成就、新突破令人振奋。

处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深化全方位转型窗口期的山西,处处涌现着勃勃生机。过去一年,山西经济运行整体向好,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新旧动能持续转换,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要事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步伐稳健而有力。

产业向新 迸发“升档”动能

位于定襄县的山西恒跃集团生产车间内,熔铸钢材产生的热浪扑面而来。三米多高的数控机床在不断旋转打磨法兰环件,整个生产线只有一个人在远程操控。

拥有302家法兰锻造企业的定襄县被称为“中国锻造之乡”,目前可生产近5000个法兰品种,广泛应用于核电、深海采油、航天、军工等高端领域。去年,定襄法兰锻造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小小法兰,是山西传统产业持续焕新的缩影。充分利用“两新”政策机遇,山西鼓励企业运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对钢铁、焦化、有色等传统优势产业开展技术改造。

2024年,山西重点行业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加快推进,炼铁、炼钢先进产能占比分别提高3.8个百分点、3.7个百分点;焦炉煤气化产加工利用率提升至63.6%,在产水泥熟料企业按照省级标准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工程。

新兴产业加快上新。通过引培龙头企业,开发高质量技术、产品和服务,山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迅猛,涌现出一批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足、带动作用大的优质企业和产业集群。

通过部署人工智能与柔性自动化技术,太原重工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产品缺陷率降低了33%,单位转换成本减少了29%,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显著提升。去年这家公司入选“灯塔工厂”名单,成为全球轨道交通行业首座“灯塔工厂”。

在山西省产业版图上,新产品竞相涌现,新产业加快培育:“新三样”出口增长两倍多;新培育1599家高新技术企业、626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废弃资源综合利用、现代消费品等新兴产业营收跃上千亿元级、两千亿元级门槛;120个“山西精品”享誉海内外……

未来产业矩阵雏形显现。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山西前瞻布局高速飞车、绿色氢能、量子信息、前沿材料等未来产业。

“形成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于培育未来产业,而未来产业的培育需要前沿科技作为支撑。”山西省科技厅实验室与平台基地建设处处长肖育雷说,从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入手,山西拿出真招、实招、硬招,实行“揭榜挂帅制”“验收备案制”“里程碑制”,不断激活创新活力。

过去一年,山西获批国家“通用航空+”应用示范支持省份,综合算力指数稳居全国第一方阵,怀柔实验室山西研究院建成8个高水平实验试验平台,高速飞车全尺寸试验线一期项目实现国内首次低真空超导悬浮航行,氢能产业稳步壮大,量子信息和前沿材料技术边研发边转化,从技术的“1”向产业的“100”加速转化。

转型逐绿 催生“换道”机遇

寒冬时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晋祠内,有着“三晋第一泉”之称的难老泉眼及附近水道内,清澈泉水不断涌出,游客纷至沓来,争抢着感受“晋祠流水如碧玉”的生机。

由于泉域内岩溶地下水大量开采和西山煤田大规模开发等原因,晋祠泉在1994年断流。通过持续数十年的生态补水、山体绿化、地下水关井压采、矿业权退出泉域重点保护范围等措施,晋祠泉水位持续回升。在同处太原西山地区的山西焦煤西山煤电公司杜儿坪矿,留设防水安全煤柱、建设煤泥水收集处理系统等绿色开采技术加快应用,井下开采对水资源的破坏有效杜绝。

晋祠泉水持续出流,折射出的是美丽山西更加浓郁的生态底色,也是山西省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的决心和努力。

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煤炭先进产能占比已达到83%,智能化煤矿数量达到268座,绿电外送量全国第一,全省能耗强度已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标并持续下降,汾河入黄口断面水质首次达到优良标准,PM10年均浓度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平朔煤矿生态修复、静乐汾河川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成为全国典型。

AI大模型+煤炭的结合,让煤矿开采越来有科技范儿。2024年3月,煤炭工业互联网智算平台建成运行。负责运维的山西晋云互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辉说,这是我国首个煤炭行业专属的智能化赋能平台,平台储备了400多座煤矿的海量数据,通过大模型训练,能够帮助入驻平台的企业降低技术研发门槛,加快开发智能化产品。

与此同时,风电、光伏、生物质能、氢能、甲醇、地热能、抽水蓄能、飞轮储能等多点开花,绿色工厂加快涌现,“绿色能源+”的聚合效应正在显现,为产业转型增添新活力。

在长治市潞城区的一块粉煤灰荒地上,2024年新建起一座电化学储能电站。一个个电池包组成的电化学储能单位,像一节节车厢整齐排列。“谷电时段储能,峰电时段放电。电站每天至少完成1次充放电,每年可贡献清洁电力约8000万度,帮助解决因新能源发电量占比提高而造成的电力系统波动。”长治弘盛源综合能源有限公司负责人原浩说。

在山西大同,“输煤炭、输电力”正在向“输算力、输服务”转变。凭借冷凉的气候、充足的能源供给、较高的绿电占比,大同市积极推动数据中心、算力网络、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吸引了秦淮大数据、中联数据等一批头部企业集聚。

最新发布的《中国综合算力指数(2024年)》显示,大同在城市算力分指数中位居全国第三。互联网数据服务业用电量占当地总用电量的比重已增至22.5%,超过了煤炭行业用电量的比重。

绿电资源成为山西培育新动能的着力点。2024年7月,山西省能源局印发《推动绿电资源就地转化助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工作方案》,通过创新绿电供给机制,拓展绿电招商政策空间,将绿电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建设清洁运输先行引领区、发展绿色建筑、建设“无废城市”、加强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开展绿色低碳全民行动等,一系列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举措持续推进,绿色正在成为山西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改革求效 激发“乘数”效应

黄土高原,严寒时节,中信机电特种车辆智能制造项目现场,一片热火的建设景象。在2024年第四次“三个一批”活动中,与这里一同开工的还有180个建设项目。

当下的投资结构决定了未来的产业结构。聚焦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山西坚持每季度举办一次“三个一批”活动,不断扩大有效投资,夯实经济硬支撑。随着“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一业一证、一表申请、一证准营”“7×24小时不打烊”政务服务超市等措施的实施,以及“四全工作法”、领导干部包联重点项目、入企服务等工作机制的推广,各地持续掀起项目建设热潮。

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4年山西工业投资增长7.7%,高技术产业、新能源发电投资分别增长33.4%、29.6%,民间投资增速快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全省经济承压前行的背景下,一系列投资数据释放出积极信号。

2025年,山西将开展“重大项目建设年”行动,统筹“硬投资”和“软建设”,实施一批“两重”项目和高质量转型项目,抓好616个省级重点工程年度建设项目,实行设备更新专项将推动制造业投资增速达到8%。

1月中旬,“晋创谷·阳泉”揭牌仪式在中电阳泉数字经济产业园举行,重点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产业,实施特色产业集聚、创新服务提升、成果转化促进、科技金融协同、创新生态优化工程,致力打造链接京津冀创新资源先行区、先进成果转化示范区以及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目前已入驻初创企业31家、科创团队14个。

至此,全省11个地市中已有8市晋创谷揭牌。作为推动四链融合、强化创新驱动的重要平台,山西出台实施“1+5”政策措施,推动各市立足自身特色优势,因地制宜建设高水平科创园区,打造全省域“谷区”,产生了“乘数”效应,放大了政策红利。

山西登记在册的个体工商户占全省经营主体的近70%。微观经济主体的获得感和信心,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山西在全国首创“惠商保”扶持模式,由省市县三级财政拿出2亿元的真金白银作为保费,为个体工商户量身定制了持续经营险、经营财产损失险、从业人员人身伤亡险、第三者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险等四个险种,个体工商户无需办理任何投保手续,自动参保,免费参保,“免申即享”。

商户蔡先生在太原市迎泽大街附近经营着一家文玩艺术品店,2024年道路施工封闭期间,店里生意受到很大影响,正在一筹莫展时,市场监管和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主动上门定损理赔。截至2024年底,全省“惠商保”累计赔付户数4.39万户,赔付金额达2.69亿元,有力提振了个体工商户的经营信心。

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成效显著,电力现货市场交易降低电力供应成本5.3亿元,省市县三级用地预审平均时间压缩至10个自然日内,全省新增规模以上企业法人1802户,转型综改示范区企业投资项目开工“一件事”做法在全国推广……

乙巳蛇年新岁将至,从巍巍太行到莽莽吕梁,争发展、谋改革、蓄动能的景象处处可见,高质量发展的协奏曲正在三晋大地奏响。

(责编:马云梅)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