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石经焕新彩
晋祠·唐刻华严石经陈列馆开馆
千年石经焕新彩
晋祠·唐刻华严石经陈列馆开馆
本报讯(记者 陈辛华)晋祠·唐刻华严石经陈列馆,1月16日开馆。晋祠·唐刻华严石经,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唯一完整、最早的80卷《大方广佛华严经》石刻版本,为唐代佛教文化遗珍,有极高的历史、佛学、文物、艺术、书法价值。
晋祠,这处集中国古代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三晋文化乃至中华文明的重要见证地。唐刻华严石经,则是晋祠文化宝藏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晋祠·唐刻华严石经陈列馆,坐落于晋祠博物馆浮屠院内,走进陈列馆,仿佛踏入一条穿越千年的文化长廊。这些石经刻于唐代,历经岁月沧桑洗礼,依然散发着古朴而神秘的气息。石经上的文字,一笔一画都镌刻着唐代佛教文化的辉煌成就和盛世文化的博大精深,不仅是宗教经典的重要载体,更是研究唐代书法艺术、镌刻工艺、佛教传播以及历史文化的第一手资料。
陈列馆开馆仪式,由太原市文物局主办,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太原市晋祠博物馆承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罗炤表示,晋祠华严石经不仅是三晋大地悠久文化的历史见证,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从石经学角度,它是探究古代石经镌刻工艺、传承脉络的关键样本。其镌刻风格独特,工艺精湛,为石经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依据;在考古学领域,华严石经的出土与发现,还原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宗教活动;从文献学角度,它是一部鲜活的典籍,其内容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对校正和完善古代佛教文献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从佛学层面,华严石经蕴含着深邃的佛教教义和思想,是佛教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晋祠·唐刻华严石经陈列馆开馆,为晋祠博物馆增添了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为太原市文物保护利用注入新的活力,也为历史爱好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探索平台。晋祠博物馆将继续积极借力高校人才优势、科技优势,加强历史文化、文物保护和活化利用等,深入挖掘阐释晋阳文化、三晋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时代内涵。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