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召开“推动高质量发展 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第三十四场新闻发布会

延长两项房地产金融政策期限至2026年底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山西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12月19日上午,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第三十四场新闻发布会,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有关负责同志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高波介绍,2024年,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认真执行稳健货币政策,用足用好各项货币政策工具,着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践行“金融为民”理念,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和管理水平,有力有效地支持了山西经济转型高质量发展。截至11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4.6万亿元,同比增长9%,增速高于全国1.7个百分点。
  转型金融:在晋取得实质性突破
  近年来,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引导银行机构持续加大对绿色低碳转型领域的支持力度,不断推进转型金融在山西取得实质性突破。高波介绍,截至三季度末,全省绿色贷款余额6544.34亿元,同比增长34.49%。
  一方面,强化顶层设计。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牵头制定出台相关实施意见,从制度层面确保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有效衔接。联合印发《山西省焦化、有色行业转型金融支持目录(试行)》,探索开展煤电、钢铁行业转型金融标准应用,为银行机构和企业融资对接提供明确指引。截至11月末,银行机构应用4项转型金融标准,累计为12家企业授信86.14亿元,发放贷款27.03亿元。有效避免了对传统高碳行业“一刀切”式的信贷限制。另一方面,开展人民银行系统碳账户试点建设和监测。指导人民银行长治、大同、阳泉市分行将503户、446户、173户企业纳入碳账户监测范围,持续深化碳账户及应用场景建设。截至9月末,长治、大同、阳泉三市银行机构累计向建立碳账户的企业发放低利率贷款113.25亿元。此外,指导银行机构推动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可持续发展挂钩债权融资计划、公正转型贷款、低碳转型挂钩债券等转型金融产品落地。其中,“可持续发展挂钩+能源保供”债权融资计划、公正转型贷款均为全国首单。
  高波表示,下一步,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将以转型金融标准应用为重点,持续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工作协同,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首先,联合出台煤化工等更多高碳行业的转型金融标准,逐步拓展行业覆盖范围。其次,会同相关部门推进企业碳账户建设,形成覆盖“生产端+能源端”的企业碳账户体系;推动建立转型金融项目库,形成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清单;探索建立转型金融综合服务信息化平台。再次,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等政策工具,联合相关部门研究出台配套激励政策,通过贴息、奖补或风险补偿等手段,鼓励和引导银行机构应用转型金融标准,强化信贷支持。另外,探索建立企业转型绩效监督评价机制,严防“假转型”。引导银行机构建立与转型绩效挂钩的利率定价机制。此外,开展转型金融政策宣讲、专业培训和产融对接等活动。
  金融政策:一揽子政策陆续落地
  今年9月下旬以来,一揽子金融增量政策陆续出炉。高波介绍,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狠抓政策落地落实。
  9月27日,0.5个百分点的降准正式落地。高波介绍,本次降准,为大型银行驻晋分支机构增加长期资金供给约167亿元;指导银行机构完善存贷款利率定价机制,让利实体经济,选择晋中、晋城和吕梁3个市开展明示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试点,今年前11个月,全省新发放企业贷款、普惠小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同比分别下降0.3和0.52个百分点;指导6家银行为9家上市公司及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给予股票回购增持授信35.3亿元,其中,兴业银行太原分行向太原重工提供的专项贷款已完成审批,标志着山西首单上市公司股票回购增持贷款正式落地。
  对于一揽子房地产金融政策在晋的落地,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副行长邢毅介绍,10月末,该行全部完成存量房贷利率批量调整工作,涉及房贷金额3720.8亿元,惠及贷款户114.5万户,据测算平均每年减少家庭利息支出11.8亿元。11月,全省银行机构发放个人商业性住房贷款81.81亿元,同比增加11.81亿元;加权平均利率为3.17%,同比下降0.73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指导省利率自律机制将全省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比例降至全国统一的最低首付比例15%。11月,全省银行机构新发放首套房、二套房平均首付款比例同比分别下降3.63%和6.97%。
  另外,延长两项房地产金融政策期限至2026年底,并落实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政策,推动存量商品房去库存,激励银行机构发放保障性住房收购贷款和住房租赁团体购房贷款,支持收购已建成未出售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配售或租赁。11月8日,农发行山西省分行向运城市安住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授信全省首笔住房租赁团体购房贷款3350万元,期限30年,目前已累放2350万元。
  此外,指导全省银行机构加力支持城中村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保障性住房建设。截至11月末,全省银行机构累计为31个城中村改造项目授信621.2亿元,发放专项借款135.6亿元;为5个“平急两用”项目发放贷款18.6亿元;为太原市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授信26.8亿元。
  支付服务:支付便利性显著提升
  邢毅介绍,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坚持“大额刷卡、小额扫码、现金兜底”的工作思路,外籍来晋人员、老年人支付体验显著提升。
  推动境外银行卡受理改造。截至11月末,全省支持外卡受理的商户数6.14万户,重点商户外卡受理覆盖率达100%,太原地铁二号线已实现23个站点外卡受理全覆盖。全省布设支持外卡取现的ATM机具6989台;支持外币兑换的银行网点798个,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机构1家,外币代兑机构75家。
  目前,全省已建成太原武宿机场、太原南站、太原古县城、钟楼街、晋祠、云冈石窟、平遥古城、五台山8家省级支付服务示范区,涵盖省内世界文化遗产、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和重要交通枢纽,为外籍来晋人员和老年人业务办理及咨询提供“一站式”服务。
  今年前11个月,全省20元及以下面额人民币净投放7.78亿元,同比增长近20%;累计发放零钱包83.62万个,其中向出租车司机发放6.06万个;推动全省90%以上银行网点接入山西省零钞预约兑换服务平台,累计受理20元及以下面额人民币预约兑换2800余万元。同时,依托全省4900余个网格责任区,及时处置拒收现金投诉举报线索。
  组织完成新版永久居留证的升级改造和便利化应用,目前,全省所有银行网点均支持外籍来晋人员使用永久居留证、护照开立银行账户。
  组织银行机构完善网点适老化配置、升级适老化产品功能,创新适老支付延伸服务。目前,全省所有银行网点均可提供适老化服务。
  紧跟《黑神话:悟空》热度,在30个网红打卡点开展“晋善晋美晋享支付”的专项支付服务宣传。做好太原马拉松赛、云丘山国际越野赛、平遥国际摄影展、娘子关马拉松赛等国际赛事及文化交流活动支付保障,同步融入宣讲普及支付政策。
  邢毅表示,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将继续围绕“食、住、行、游、购、娱、医、学”八大场景,进一步加强与文旅、商务、交通等部门协调联动,推动优化支付服务可持续发展。
  跨境金融:外汇收支便利化扩容提质
  “近年来,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持续推进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有力有效支持和服务了我省涉外经济发展。”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副行长、新闻发言人曹增和介绍。
  聚焦跨境金融服务优化,联合省商务厅等12部门出台相关支持政策,涵盖涉外企业融资、结算、账户管理、汇率风险管理等方面,为金融更好支持山西加快建设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强化政策引领。
  优化外汇领域营商环境,将“贸易外汇收支企业名录”登记由外汇局核准调整为银行直接办理。6月1日政策实施当日,指导中国银行祁县支行办理了我省首笔登记业务。截至11月末,全省16家银行的137个网点累计为305家企业办理名录登记业务,业务办理时间由原来的1个工作日缩短为10分钟左右,大大降低企业“脚底”成本。
  有序扩大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政策覆盖面,重点向“专精特新”、跨境电商、专业镇等符合国家和山西产业政策导向的优质特色企业倾斜,推动试点银行构建“便利化+”综合服务模式,为企业提供结算、融资、汇率避险等一揽子服务。截至11月末,11家试点银行累计办理试点业务1.79万笔、金额150亿美元。全省32家优质特色企业参与便利化试点,占全部试点企业的三分之一。目前,全省已实现便利化政策11市全覆盖、中小特色企业广纳入。
  建立中小微企业专项授信机制,通过减免手续费、免缴保证金等方式,有效降低企业外汇套保成本。出台银行服务企业汇率风险管理专项评估办法,联合多部门高频次举办政策宣讲会,进一步提升企业汇率风险中性意识。今年前11个月,全省249家企业办理外汇套保业务,其中超过九成为中小微企业;银行机构签约外汇衍生品金额27.6亿美元,同比增长1.6倍。
  深入开展“广进千企”活动,推动外贸企业增强人民币跨境结算意愿。今年下半年以来,全省经常和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实现连续5个月同比增长。今年前11个月,全省经常和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量565.9亿元,较6月末提升3.7个百分点。
  曹增和表示,下一步,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将继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持续提升全省外汇管理与服务水平,为山西加快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赋能增效。

山西晚报记者 张珍

(责编:马云梅)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