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从6方面采取 有效举措救助帮扶低收入人口
我省从6方面采取 有效举措救助帮扶低收入人口
本报太原10月22日讯(实习记者 宋烨)“目前,全省纳入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的有132.1万人。”今天,省民政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曾庆勇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省民政厅将充分发挥“大数据比对+铁脚板摸排”作用,及时发现救助需求,精准认定救助对象,确保兜住兜准兜好基本民生底线。
据介绍,我省针对低收入人口的救助帮扶措施主要有6个方面,一是基本生活救助,包括低保、特困供养;二是专项社会救助;三是急难社会救助,包括临时救助、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四是服务类社会救助,针对低收入人口中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员提供必要的探访、照料服务等;五是慈善帮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六是其他救助帮扶。
在救助帮扶实施过程中,我省实行“一次申请、分类审核认定”,乡镇(街道)在受理救助申请、完成申请人家庭经济状况调查后,对照各类低收入人口的认定条件分类审核认定。符合低保条件的,按规定程序纳入低保范围;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义务人或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的,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