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文物活化利用成效明显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山西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山西日报记者杨文报道 近年来,我省坚持多措并举,文物活化利用成效明显。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报告显示,我省着眼文物既要“守得住”,也要“活起来”,通过出版读物故事化、文物研学基地化、文创产品品牌化、展览展示博物馆化,充分展现文物的文化内涵与时代价值。天龙山石窟数字复原展、“晋界讲坛—晋国霸业”“黄河文明的标识—陶寺石峁考古揭示”等项目,荣获全国文化遗产“云展示”“云讲坛”“云讲解”优秀项目。累计投入1.68亿元,完成63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6000余件馆藏珍贵文物数字化保护。晋城市以太行古堡文物密集区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探索出文物保护成果助力文旅融合的新路径。

与此同时,考古研究对中华文明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在全国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围绕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加强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阐释,开展襄汾丁村、沁水下川、襄汾陶寺、夏县师村、兴县碧村等30余项主动性考古发掘,出土标本近万件。对陶寺遗址的发掘研究,将古史传说中的尧都平阳确证为信史。芮城西侯度旧石器遗址最新测年表明,山西有人类活动的历史已有243万年,比原来的180万年提前了60万年。襄汾丁村遗址发现距今12万年左右的古人类化石,找到了晚期智人向现代人进化的直接证据。河津固镇瓷窑址、闻喜酒务头墓地、绛县西吴壁遗址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忻州九原岗北朝壁画墓、襄汾陶寺北两周墓地荣获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六大考古新发现”。新发现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重大项目作出了山西贡献。

(责编:刘洋)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