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实主体责任 确保安全度汛】站在以人为本高度 扛牢防汛抗洪责任

——我省防汛备汛工作扫描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山西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20230729_b578b9f7ba32d455fdd4d64bf2e3bc59.jpg

在太忻供水工程05标段建设工地,建设者正在进行防洪度汛应急演练。本报实习记者刘迎春摄


  当前,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我省气候条件复杂多变,极易出现干旱、局地洪涝、旱涝急转等极端天气,防汛形势严峻复杂。
  今年以来,我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抓细抓实各项防汛救灾措施,提前做好各种应急准备,全方位提升灾害防御能力,坚决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扛稳责任,严格落实防汛工作

  防汛救灾,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粮食、经济安全,关系社会、国家安全,是重于泰山的大事,要时刻紧绷责任之弦。
  7月13日,省水利厅召开防汛调度专题会,进一步强调压实防汛责任,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严格做好监测预警、指挥调度、巡查抢护、值班值守等各项工作,及时组织会商研判,适时启动应急响应。
  只有思想认识到位,责任落实到位,才能确保防汛工作不留死角。
  “目前,防汛的重点工作抓住5个‘突出’:突出中小河流洪水防御,重点关注不达标堤防段,紧盯穿堤建筑物,加密巡查频次,及时发布河道洪水预警,科学有序防范应对;突出水库和淤地坝防御,全面检查水库溢洪道、放水设施等关键部位及防护措施,严格落实淤地坝巡查管护措施;突出山洪灾害防御,紧盯山洪灾害重点防御区和强降雨重合区,滚动做好预报预警,转移群众要及时、坚决、果断,做到应急有响应、撤避有线路、避险有场所、转移要安全;突出在建工程防御,严格落实在建工程施工度汛措施,加密巡查频次,合理安排工期,确保度汛安全;突出防汛抗旱两手抓,确保城乡及农村生活供水和农业灌溉用水。”省水利厅水旱灾害防御处处长侯建强说,“扛牢防汛责任,必须下足绣花功夫,丝毫马虎不得。”

提前谋划,筑牢每道防线

  为全面筑牢水旱灾害防御屏障,化解水旱灾害风险隐患,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吕梁市未雨绸缪,超前谋划,3次召开防汛工作会议,提前安排部署、排查隐患、监测预报,积极开展山洪灾害防治各项工作。
  “7月上旬,我们就准备好了各类防汛物资,包括3艘冲锋舟、20台抽水泵、6台发电机,还有1台卫星电话和150多件救生衣。”和顺县水利发展中心主任樊海玉介绍说,“我们还组织相关应急单位开展了恋思水库防汛演练、重要山洪灾害威胁村撤避演练,就是要确保安全度汛。”
  同样,在地质灾害防治系统,各大监测预警平台已经准备就绪,工作人员时刻关注、及时发布。“地质灾害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及应急平台于2017年建成投入使用,省、市、县各级用户都可以共享使用,如果监测预警点的数据发生异常,将会触发报警,系统自动发短信给相关责任人,通知其现场查看,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省地质环境监测和生态修复中心主任刘瑾说。
  据了解,今年以来,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先后印发了《2023年全省防汛抗旱工作要点》《关于做好2023年防汛备汛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汛抗旱风险隐患排查整改的通知》等,从防汛责任落实、防汛备汛准备、隐患排查整改、水库安全度汛、人员转移避险、黄河调水调沙等方面作出部署。

以人为本,确保群众安全

  防汛救灾,落脚点始终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最近一次演练是假设我们县经历连续强降雨过程,水利部门山洪灾害预警平台发布预警,24小时降雨量达到125毫米,远远超出24小时降雨立即转移预警指标,马西乡上游神堂水库水位超警戒线,加上土壤湿度饱和,极易引发山洪灾害,神堂村危险区群众急需转移的情况。”吕梁市水利局运行管理科科长范志介绍说,“这样的演练非常有必要,对做好山洪灾害预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防汛备汛,防字当头。晋中市着力完善群测群防体系,布设山洪灾害防治宣传栏、转移路线和安置点等,切实保障群众安全。据了解,该市通过在山洪灾害涉及的每个村设1个简易雨量监测报警站、备1套简易报警设备、确定1名以上报警员、编制1个村级山洪应急避险预案、确定1处避灾安置点、制作1个宣传告示栏、每户发放并填写1张明白卡、至少进行1次培训、至少演练1次的“九个一”举措,建立起了严密的山洪灾害群测群防体系。
  只要把责任落实到每一项工作、细化到每一个环节,全省上下一定能够筑牢防汛度汛“安全堤”,确保江河安然、人民安全。

本报实习记者刘迎春

(责编:李琳、刘洋)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